创作《淮海战役》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2/08 21:57 炎黄春秋 | ||
创作《淮海战役》 三十七年之后的1985年,史超接受了系列影片《大决战》的创作任务,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淮海战役,已成定局。 接受任务之初,主创人员就怎么写林彪这个人物,去请示胡耀邦。延安时期,史超曾 《大决战》一共三部六集,从整体上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从1985年开始,一共写了五年,九易其稿。其间,史超和其他创作人员遍访三大战役的战场遗址,看了一千多封电报,数千万字的资料,在怀柔宽沟的市政府招待所修改作品,一住就是几年。他还记得当时去军事科学院看电报,有规定只能看,不许抄录和拍照。但光拿眼看记不住,他们就想了个主意,把录音机揣在公文包里,边看边念。后来,军科的工作人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自然了。当中很有一些是当年就注明“看后焚毁”却侥幸留了下来的绝密电报。 关于《大决战——淮海战役》这部电影,史超的看法是,从史实上说,基本准确;作为艺术品,与初衷尚有距离。他甚至认为,剧本第一稿的戏剧性更符合电影艺术的要求。对此,他举了两个至今还深感遗憾的例子。 粟裕在指挥“三野”全歼黄伯韬兵团后,向军委建议乘胜消灭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当时毛泽东支持粟裕的主张,而刘、陈、邓认为一下子吃不动。这时,蒋介石派一水美式装备的黄维兵团北上增援邱、李两部,如果“二野”堵不住黄维兵团,“三野”的部队有可能不仅打不垮邱、李两部,反而会遭到夹击,如此则后果不堪设想,淮海战役的结果必将改写。刘、陈、邓向军委连发两个电报,建议先打黄维,但没有得到回音。刘伯承随后布置了一个口袋,把黄维兵团装了进去,因为兵力不足,需要粟裕出兵支援,否则难免出现黄维兵团刺破这个口袋的可能。这时黄维兵团已经接近宿县,情势千钧一发,刘、陈、邓又向军委发出第三个电报。邓小平心情极其紧张,在等候军委的回电时,把自己关进屋里,盘腿坐在炕上,用扑克牌不断地玩儿“接七”,什么人来见他都一言不发。此时,毛泽东的回电到了:不必请示,一切由刘、陈、邓决断。邓小平马上如释重负,把扑克牌扔到了一边。 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场面。史超把这个场面写进了剧本,后来也拍出了样片,但审片时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被删掉了,观众没能在影片中看到这个生动、真实而不失戏剧性的场面。 另一个例子是“三野”所打的曹八集战役。曹八集是军事要地,谁先抢到了曹八集,就意味着抢到了战略制高点。原创剧本中有这样一个场面:粟裕在“三野”指挥部通过电话向纵队下达任务时,遭敌机轰炸,把总机炸坏了,接线员随后把电话线错接到攻占曹八集的阵地上,造成一个排长直接和“三野”首长通话的戏剧性场面。粟裕命令这个排攻占并坚守住曹八集阵地。战事相当惨烈,敌人也在不惜代价地和我军打对攻战,整个曹八集弥漫着炮火和硝烟。这个排打到最后,没有剩下几个人,但他们最终守住了阵地。 史老说,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场面,但表现出来的战场气氛却一环扣一环,如此才能真实而突出地再现出曹八集战略地位的重要。令史超遗憾的是,这个创作场面连拍出样片的机会也没有得到,就被以“失真”为理由而“毙”掉了。观众后来看到的,是一些用敌我双方“赛跑”来表现“抢占”阵地的特写镜头,观众视觉上的“逼真”感大打折扣。 类似这样没能和观众见面但最初构思过、更贴近电影艺术的需要的情节,还有多处。史超至今认为,某些片段如果按剧本的第一稿去拍,观赏效果一定会强于观众后来看到的这部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