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不要再顾影自怜了--德国社会的剖析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4/26 18:36 DCC |
德国曾经在高福利、高收入和生活质量方面堪称欧洲的典范。但如今,欧元经济区经济持续不景气,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就业、医疗、教育和移民融入等社会问题接踵而来。在政客们忙于论战和结盟,对于承诺无能为力的时候,一名年轻的历史学家走入人们的视野,用《充满风险的现代―――德国人和新资本主义》一书对德国当代社会的症结做出梳理,提出了德国未来应从“规避风险”转为“果敢面对风险”。 三本书剖析德国社会 保罗·诺尔特,43岁,柏林自由大学历史系近现代史教授。他曾于2000年和2005年分别推出《德国社会秩序》和《改革的一代》两本书,对德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分析。书籍一经推出,立刻畅销德国,他本人也成为电视台、电台节目的嘉宾,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包括德国总统和总理在内的政治人士都表示,诺尔特的书值得一读。 2006年2月推出的《充满风险的现代》是诺尔特在过去一年间见诸报端的文章的合集,在一篇颇有挑衅意味的序言之后,集子按照讲述背景、提出问题和提供建议的方式进行编排。德国现代的危机、社会困境和冲突、通往充满风险的现代之路是该书的三大篇章。 从“出口冠军”到“困境社会” 第一部分是德国20世纪的历史经验,这对于历史学教授诺尔特来说轻车熟路。他描绘了德国从二战后经历上世纪50年代的“经济奇迹”、欧盟的形成和稳固以及德国经济在90年代初的鼎盛状态。在市场经济和自由化的带动下,德国社会生活富足,对外经济蓬勃向上,长期被誉为“世界出口冠军”,健康的经济形势和合理的社会结构相得益彰,德国一片繁荣景象。 现代化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给德国人带来了外界的压力和心理的震撼。尤其在上世纪末两德统一,东欧剧变之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自由化加剧,德国作为西方强国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也相当巨大。由于欧元区经济出现停滞,社会老龄化加剧,国内经济行业出现空洞无法及时填补,德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出现各阶层之间的“仇视情绪”;德国家庭结构出现变动;失业情况普遍,德国人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失去勇气,选择退避。诺尔特在该书的第二章中详细介绍了德国在新世纪到来时的两难困境。 面临全球化挑战,德国何去何从?应该积极面对还是消极回避?诺尔特在该书最后一部分对德国政界和民众的“偏左”和“偏右”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其中不足和对社会产生的心理和物质影响。“德国人不再有一往直前的勇气,面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挑战,德国人宁愿紧紧抱住已经获得的所谓成就,止步不前,做消极防御状。社会心理从积极乐观蜕变成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不做横向比较虽然能够让德国人“自欺欺人”一段时间,但如果从德国自身的纵向比较,“骄傲”的德国人仍将羞愧难当。 主流媒体认同新书看法 诺尔特指出,德国人应该恢复民族信心,积极鼓励消费,政党和社会组织应该起到引领民众走向资源密集型的社会。“不要再顾影自怜了!”这种说法让沉闷的德国社会眼前一亮。当然,历史学家的此剂药方究竟能在万事求安全的德国起到怎样的作用,还需时日检验。包括《法兰克福汇报》和《时代》在内的德国主流报刊都对诺尔特的新书大加赞赏。不过,由于《充满风险的现代》一书多为已经发表的文章,因此也有报纸批评说,诺尔特在“炒冷饭”,与一年前《改革的一代》相比,并无太多突破,而且文中做的大量猜测和估计,并无佐证,这是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