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抢救家书

http://cul.sina.com.cn 2006/06/21 10:17   今晚报

  近一年来,“抢救家书”的活动在各地展开,抢救的成果开始出现,对“抢救”本身品头论足的文章也屡屡见诸报端。家书、书信,成了舆论的热闹话题之一。然而,欣喜之余,笔者终不免杞人忧天:抢救到底应该救什么?

  据报纸公布的调查结果,在25岁至45岁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5%的人平均一年亲笔写的私人书信不超过3封,而他们每周接到的E-mail却达到了20件。另一项由上海组织的抽样
调查显示,对于和亲友的交流方式,选择提笔写信的只有2.2%。流传千载的万金家书正在变成濒危物种,“云中谁寄锦书来”正由期盼变成一种奢望。书信沦落到如此地步,再不施援手抢救,那恐怕就不止是“渐行渐远”的问题了。

  书信被冷落的主要原因,当然是电信业的飞速发展。据上海的调查,每百户拥有电话超过94部,每百人拥有手机超过60部,每人每年平均要发短信278条。同时,2004年上海

邮政部门处理的信函量为8亿件,平均每人收信60件。其中私人信函不足10%。这样一组对比数据说明,抢救书信,刻不容缓!

  虽说形势严峻,但也不是说人们认可或听凭传统书信走向“消亡”。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要是一些为人父母者,就不时发出“抗议”,直截了当地说“不!”

  2005年下半年,大连某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举办了“一封家书感恩父母”征文活动,效果颇佳。一位同学在信中写道:“爸妈,如果真有下辈子,做我的孩子吧,因为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回报你们对我的爱。”可是同样是“感恩父母”的征文活动,在某中学2000多名高中生中进行。结果,应征者寥寥,活动流产。南方一所中学,老师给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寒假作业是写一封家书。结果,900名学生中竟有400多人写不出。

  报载,一位就读京城的

女大学生,十分盼望父亲的来信。但父亲识字不多,几乎没有写过信。终于写了一封,信很短不说,格式也不对,“犯规”几处。女儿生气了,回信责怪父亲不该这样写,不该那样称呼等等。被数落之后,父亲着实自责了一番,为自己的信让“女儿一个人在异乡咀嚼家信的苦味”而时时不安。尽管后来他还专门就如何写好信去请教过村里的教师,但最终再也没有写过信。女儿后悔、愧疚,终究无济于事。

  抢救家书,不能认为要抢救的只是家书这一通信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情感维系方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