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人工余补习学校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6/29 09:37 今晚报 | ||
1921年9月11日,在李大钊直接授意下,由革命知识分子安体诚、于树德创办的天津工人工余补习学校,是我党在天津建立的第一所工人学校。校址设在今河北区中山路宇纬路东兴里四段2号,当时这里作为恒源纱厂宿舍,是工人们聚居的地方。 安体诚、于树德于1917年毕业于直隶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18年至1921年留学日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回国后均在天津直隶法政专门学校任教。 工余补习学校分普通部和特别部两部。普通部招收识字工人,授以工人常识、国文、数学、尺牍等;特别部分为国文科、英文科、数学科,由工人择修一科或数科。学校设有专任教员和辅导教员若干人,安体诚、于树德均亲自任教。参加学习的学生以恒源纱厂工人、徒工为最多,也有新车站(北站)的铁路工人。开学头一天,大家精神抖擞,大声朗读“你织布,我纺纱,赚得钱来都归资本家……”同时,第一次听到俄国工人阶级在列宁领导下,夺得十月革命胜利和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消息,第一次明白了劳动群众团结斗争求解放的真理。开课时学校招收了40多人,但因教师能以浅显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耐心教,吸引了数百工人到课堂旁听。 1922年,安体诚、于树德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党组织又派人到补习学校任教。在中共北京区委和李大钊、罗章龙的直接领导下,这里不仅是党团结教育工人的学校,也成了工人运动的指挥中心。一些工人运动的党团会议均在这里召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也是在这里建立的,从此,教员们除了为工人补习文化,还通过读报、个别谈心、讲故事、作报告等形式,由浅入深地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真理,用无产阶级在俄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生动事实去启发教育工人,鼓舞他们为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促进工人觉悟,这年4月,又建立了天津工人图书馆,附属于学校。5月,学校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04周年,创办了天津“五五书报代卖社”,介绍文化、科学书刊,传播新思想,其收入的一半用于工人运动的经费开支。 1922年暑期,学校一度被警察局查封,安体诚、于树德等又把学校转入地下;后因纱厂老板一面限制艺徒外出上课,一面搬请警察当局取缔学校,补习学校又被查封,专任教员一人和其他同志数人被捕,关押了半年多。 天津工人工余补习学校历时一年,在党的领导下,它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同工人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时,天津报纸称它是“普及劳工教育之先声”,上海《民国日报》赞扬它是“天津劳工运动的一道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