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听朱总司令训话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8/02 10:30   今晚报

  朱德的名字,我在儿童时代就从八路军的口中知道了,那时他的名气比毛泽东大,因为大家都俗称“朱毛”,朱是排在毛的前面的。

  济南解放以后,我17岁那年,作为济南师范学校即将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我毅然离校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了朱总司令麾下的一员。由华北而西北,由西北而西南,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进军西藏。

  1953年春天,西藏军区后方部队政治部根据我在进藏与筑路中的表现和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批准我为二等人民功臣、模范青年团员。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授予了二等奖章。说实话,这出乎我的意外,我只知道积极地去干应该干的事,有艰难有危险的地方、要受苦要受累的事情,争着去就是了,完全没有想到会立什么功。接着,上级通知我和西藏军区的另五位英雄模范组成代表团,由我负责带队,到北京去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观礼。这更加出乎我的意外了,想不到能够获此殊荣。

  我们坐着军用卡车专车到了重庆。会同西南军区的其他英模,到远郊的白石驿去上军用运输机,为了总量不超重,每个人都要过磅。我记得我穿着单军装,背了个很轻的小挎包,是74公斤。(真巧,直到现在我的体重依然是74公斤。)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看样子它原是

国民党的伞兵用的,两边两排铁椅子,小窗户可以伸出手去,中间空荡荡的。乘务员(其实是一名战士)提来一个大铁桶说:“谁想吐,就往里边吐吧。”结果这个桶也保持了空荡荡,没有人用它。当飞机飞越三峡上空的时候,乘务员战士又过来问大家:“现在飞机飞得很高,谁需要氧气?”我问:“海拔多少?”他回答说:“3200米。”我们从西藏来的几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对我们这些常年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生活、工作、修路、跑步、打球的人来说,三千多米是算不上什么高度的,绝对不需要什么氧气。

  在北京,我们被安排住在前门外打磨厂的一家旅馆。大约是“五一”,天安门观礼后的第二三天吧,军委的联络人员前来通知说,明天首长要接见我们。次日早晨上车前,又特别嘱咐一律不得携带武器,但是一直不告诉是去见哪位中央领导,根据纪律的要求,我们也绝不打听。早晨,军用卡车把我们拉到北海边的团城,进入松柏掩映的礼堂。我们数百人的全军英模代表,一律脱掉军帽,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凝望着主席台,鸦雀无声地等候首长到来。

  不一会儿,首长出现了,啊,是我们的朱德总司令!我们终于见到自己的总司令了。他穿着整洁的军装,没有戴军帽,同我们一样的装束。(那时我军还没有实行军衔制,两年之后他被列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他黑红的大脸盘上刻满了战地的风霜和父兄般的慈祥,微笑着向我们连连招手。全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主持接见的是总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他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径直走到台口,干脆利落地只说了一句:“请朱总给我们训话!”朱总司令就用四川口音、平易的语调读起了他的讲话稿,篇幅不长,记得内容是对我们进行表扬鼓励,勉励我们一定要保持光荣传统,让我们回到各自的部队以后向大家转达他的问候。他讲完后,我们全体起立,再次向他长时间地鼓掌致敬。这位功高盖世的伟大人物不是在还礼后转身走去,而是不停地一步一鞠躬地直往后退,他是那样谦虚,那样亲切,令我们非常感动,激动不已。朱德确实有德。从他的表情和一举一动中,绝对看不到有一丝一毫的官气或傲气。我们为有这样的总司令而深感自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