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别糟蹋红色经典·恶搞案例 污水肆意泼向英雄人物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8/06 03:30   北京娱乐信报

  ■潘冬子成富家子弟

  ■雷锋被硬安个女友

  ■杨子荣竟匪气十足

  ■阿庆嫂摇身变情妇

  小英雄潘冬子成了“富家子弟”,其父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雷锋的初恋》硬要给雷锋安上不伦不类的初恋情节……近来兴起的“恶搞”红色经典和英雄人物的歪风邪气,捕捉英雄背后子虚乌有的传闻,把红色经典糟蹋得低级下流、面目全非。

  质疑董存瑞遭到批驳

  董存瑞,那个手托炸药包所向无敌的英雄,那个被绘成英模画像已挂遍全军每个连队的勇士,最近遭遇“尴尬”事:有媒体发表文章,怀疑这一英雄壮举当时无人在场,完全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

  此言一出,舆论大哗,此时,几位老者拍案而起,以当年亲眼所见英雄壮举的铁的事实,给谬误邪说的制造者当头棒喝。这些老者,都是当时与董存瑞并肩战斗的战友。

  近日,《长春晚报》的记者走访了驻吉林省延吉市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官兵们义愤填膺,希望相关媒体能够尊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历史,到英雄所在部队和英雄遗像前道歉。

  董存瑞班第48任班长徐鸣告诉记者,他是全班惟一一个有幸见过董存瑞亲密战友——老英雄郅顺义的人。2005年8月,他和部队首长到沈阳看望老英雄郅顺义,老英雄反复嘱咐他一定要弘扬董存瑞精神,当好英雄部队传人。事隔一个多月,老英雄去世了。他没有想到,在郅顺义去世不到一年,就有人诋毁董存瑞。

  信报记者张守刚

  

  董存瑞塑像《雷锋的初恋》

  篡改历史激起民愤

  今年年初,西南地区某报报道,著名影视经理邓建国,要把“雷锋与王佩玲的恋爱故事”拍摄成网络电影,取名《雷锋的初恋》。该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雷锋生前战友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雷锋的初恋》一片,讲述18岁的雷锋和21岁的王佩玲在湖南望城县某农场一见钟情的故事。

  雷锋生前所在排排长、远在沈阳的薛三元老人表示,王佩玲确有其人,她是雷锋的老乡,比雷锋大3岁,但他们是大姐姐和小弟弟的关系,根本就不是恋爱关系。王佩玲本人很早以前就否认她和雷锋是恋爱关系,雷锋向指导员、也在他牺牲那年的日记里否认了这件事情。作为雷锋的领导,薛三元称自己从没有发现雷锋和王佩玲有过书信联系,就是当年为王佩玲拍摄过照片的张峻,也否认王佩玲是雷锋的女朋友。

  拍摄消息传出后,媒体纷纷质疑该片篡改历史,为一己之私利,不择手段,利用英雄进行炒作。后来,《雷锋的初恋》在社会各界的质疑声中不了了之。

  《潘冬子参赛记》

  亵渎经典受到批判

  今年4月,一部名为《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的网络短片,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出品《闪闪的红星》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表示,必要时将对制作和传播《潘冬子参赛记》者诉诸法律。

  短片《潘冬子参赛记》作者是一名叫“胡倒戈”的网民,片中所有画面均出自1974年由八一厂摄制的故事片《闪闪的红星》。短片中,“八一电影制片厂”被改成了“八七电影制片厂”,心向革命的潘冬子、春伢子变成了只想成名,最后去走穴赚钱的歌手。潘冬子的父亲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潘冬子的母亲一心想参加“非常6+1”,而她的梦中情人居然是主持人李咏。而胡汉三成了一个叫“老贼”的评委。该短片还夹杂着低俗的对白。

  该短片在某歌手电视大赛记者联谊会上播出后,遭到与会记者的一致批判,纷纷表示要尊重英雄形象,要有道德底线。此后,八一电影制片厂发表严正声明:“篡改一部红色经典影片,如此戏谑地调侃一个备受迫害奋起反抗的小英雄形象,已经伤害到影片《闪闪的红星》相关创作人员,更伤害了对《闪闪的红星》有着深厚情感的观众,同时也会误导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漠视中国革命历史,甚至会引发许多人以恶搞红色经典影片为乐趣。”

  《林海雪原》

  歪曲英雄惹来官司

  电视剧《林海雪原》中,英雄人物杨子荣被改编得匪气十足。为此,杨子荣的养子杨克武一纸诉状将改编者告上法庭。

  杨子荣在电视剧《林海雪原》中,结局被改编成为救恋人之子被土匪开枪打死,这不但歪曲事实,也违背了原作者的意愿,很多观众对此表示不能接受。历史上的杨子荣是于1947年2月23日在海林县北部梨树沟山里追歼残匪战斗中牺牲的。

  剧中杨子荣有了一个名叫槐花的初恋情人,但槐花被父母卖到东北,与一个土匪生下儿子。“座山雕”将这个孩子抢走并认为儿子,当他知道孩子是杨子荣初恋情人的儿子后,不惜将孩子当成人质威胁杨子荣。而现实中杨子荣在参军的两年前就同邻村村民许万亮结婚了,他们在1944年有了一个女儿,但孩子在出生6个月后不幸夭折了。

  电视剧《林海雪原》中那些胡说八道的情节,在杨子荣的家乡牟平引起了当地群众极大的愤慨。

  《沙家浜》

  玷污名著颠倒黑白

  浙江文学双月刊《江南》曾刊载过一篇3万字的小说《沙家浜》。该小说中,地下党交通员阿庆嫂既是胡传魁的姘头,又是郭建光的情妇,胡、郭还联手抗日。

  样板戏《沙家浜》里带领着战士们驰骋疆场的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在小说《沙家浜》中成了一个遇事无计可施只会焦虑万分的窝囊废,在他手里,17个伤病员全被日寇打死或抓走,他对胡司令摇头摆尾的可怜样,连阿庆嫂都感到意外。他还这样向阿庆嫂解释:“我现在能够依靠的只能是你,还有胡司令了”。而胡传魁倒被描写成“还是有一股义气在,有一股豪气在”的江湖莽汉,他炸了鬼子的炮楼。

  不少评论家认为,小说作者本身创作的目的就有问题,是一种极端的甚至有点变态的心理。虽然戏说的对象是虚构人物,但是对于像阿庆嫂这样在人们记忆中已经定型的英雄人物,是容不得半点丑化的。比如要把包拯说成一个花花公子,也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像这样的小说已不是文学范畴的问题,而是民族情感的问题,它超越了文学本身的意义。写小说《沙家浜》这样的文章,等同于愚弄民族情感,是对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信报记者王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