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无聊 老记脸红 | ||
---|---|---|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8/09 10:21 今晚报 | ||
我从文汇报退休回家,听广播,读报纸,看电视,已成为家居生活三大块,每天充电,虽然难说与时俱进,但也获益多多。不过,有时看到听到以前的同行干出无聊事,我这个“老记”也屡屡脸红。 一 著名影视演员傅彪走了。在遗体被送进太平间的瞬间,他的夫人张秋芳号啕大哭,而一批摄影记者却团团围住她,要拍她哀痛欲绝的样子。 张秋芳在《印记》一书中这样说,看到一名记者举着照相机堵在太平间门口,她突然升起一团怒火,径直向他扑过去,要砸烂他的相机。 难怪张秋芳发怒。这样的记者,已谈不上什么职业素养和新闻道德,做人也做得很无聊。他们不同情他人的不幸,反而“趁人之悲”,想用照片展示他人的眼泪和哀伤;他们蔑视女士均有的爱美意愿,偏要留下女士的悲苦相。这有人味吗?! 我为这种记者脸红。 二 后来,又脸红过一次。 有天看上海电视节目“舞林大会”,看到主持人陈蓉在点评一档选手时,说他们刚才一个舞蹈动作有点像“床上动作”。主持人曹可凡也有了兴趣,一定要这对选手再来一次,表演这个“疑似动作”。 我以前很欣赏陈蓉和曹可凡的主持才能。陈蓉有灵气,她主持“财富大搬家”之类的节目,就非常之轻松自如;曹可凡有才气,他负责的那个节目“可凡倾听”,据说收视率就很高。 所以,这次除了脸红,还有点惋惜,因为两位颇有才华的主持人,也被目前很吃香的“无厘头影视”观绊了一跤。 三 前不久德国世界杯上,央视体育频道评论员黄健翔在现场讲评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那场足球赛,当意队获得点球机会的时候,他竟用怪怪的声音,高喊“点球!点球!”“意大利万岁!”“澳大利亚队可以回家啦!”对此, 国人无不惊诧,网友也纷纷谴责。 听说黄健翔是央视体育频道“解说老大”。央视派出名嘴,名嘴竟在异国大乡,用“怪怪的声音”,高呼“意大利万岁!”(请注意,不是“意大利队万岁!”)这样的出格事,不但派出单位想不到,连我这个退休老记脸上也挂不住。 但是,有些省市的“正方反方”类电视节目,却还要帮黄健翔讲话。正方嘉宾固然也作批评,但轻描淡写,反方嘉宾则能言善辩,气势汹汹,说黄健翔的“惊世一喊”是在“追求个人新风格”,“要改变播音员以前总是四平八稳评球的老一套”。反方气势压倒正方,正方灰头土脸,观众也被搞糊涂了。 央视体育频道说黄健翔那“怪怪的声音”有“五失”(失声、失态、失当、失礼、失常),有人却说他在“追求个人新风格”。这是时髦的悖论。现在传媒办的一些无聊事、怪异事、荒唐事,无不用“新风格”来辩解。追求新风格,无疑应提倡。不过,传媒从业人员占有公共资源从事活动,吃的是公家饭,追求个人风格,总得守牢一条底线。否则,记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编辑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主持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岂不乱了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