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 | ||
---|---|---|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8/10 09:30 今晚报 | ||
油训班到乡下来,第一个油画作业就是《阳光下的老农》。 由日前选定的那位老大爷做模特儿,头戴草帽坐在阳光下,背景是一片浓绿色的杨木林。马老师首先支起油画箱来,同学依次在后边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 动笔之前,马老师用几句话讲明外光作业的要领:一.太阳光是强烈的暖光源,所以 渴盼已久的时刻终于来到,第一节课,全班同学都没有动笔,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马老师的运笔、调色和画面变化。马老师夫人古道热肠,她深知先生的秉性,只要画笔在手,就专心致志一言不发。所以她悄悄地通过张同霞及时提醒我们:“要留意他起稿时只用松节油淡彩,从来不用木炭条……暗部颜色不要在画板上反复调来调去……” 只见马老师用大号方头画笔蘸一些棕褐色,再少许沾一点橄榄绿、赭红(有时还稍加一丁点群青)等厚重颜色朝画面背光的部位,大笔一挥,啪!几种不同颜色在画布上自然调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他。这时候只见老师放下手中画笔,抄起一把大刮刀紧贴着画布由下往上、嚓地一下,把厚厚的颜料刮去了,漂亮的色彩留在布面上———丰富、透明、绝招,或许这就是马老师常说的那句俄语:“斯维特利”。 百闻不如一见,用色彩造型,解决结构问题,步步深入。马老师精湛的油画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言传身教示范作画,学子们茅塞顿开。温泉邨一个月的阳光作业大见成效。学期末的联欢晚会上,全班同学向老师和夫人敬酒。借着酒兴,马老师高举酒杯倾吐心声:“我的中国学生是最聪明最有才华的。我相信你们两年制学习,一定不亚于其它美术学院五年制的毕业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