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独钓愉悦不钓贪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9/07 14:16   今晚报

  (1)

  “路遥知马力,时久见人心”, 富源同志的处女作《瞻仰詹天佑铜像》写于上个世纪60年代(发表于《动力工人》报),时至今日已跨越半个世纪。在这漫长荏苒岁月里,他的诗词创作有丰年,也有欠年,但笔耕不辍。期间他走出大学校门到工厂,从工厂到机关,从平头百姓到加官晋爵当“官”,住房从拥挤变为宽敞,生活从拮据变为殷实,一切都在变
化中,惟有不变的是对中国传统诗词(即古典诗词)的情有独钟。从他的作品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人生旅途上的行吟者,而且是一个执着的行吟者。他写诗不是附庸风雅,装潢门面,从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的花甲之年,他忙里偷闲,与人、与事、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与大千社会的生离死别、婚丧嫁娶,诗兴萌发,灵感降临,佳句吟成,华章得手。为什么?作为创作主体的他在社会生活中充满激情,有丰富的想像力、一触即发的灵感,有一颗不老的净化的心灵,加上他那一双捕捉生活真、善、美的哲人慧眼,情不尽,诗无穷。这对于常年累于政务或官场的他尤为难能可贵,可贵就可贵在虽经“官场”“八卦炉”的历练,他心态未老道、未钝化、有棱有角、叮当作响;难就难在能够坚持多年,收获颇丰。上下两卷精美的诗集出版,他本人和他的朋友们的高兴不亚于金榜题名!

  (2)

  “诗言志,歌咏言”,换句话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它要求诗人“心应虫鸟,情感林泉”,诗人的心要与大自然的虫鸟林泉对话,心领神会,借自然之美丑抒发内心的好恶;把自己对生活真谛的感悟寄赋予大自然,只有这样花瓣上的露珠才可以成为诗人的眼泪。这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之所在。诗人的心灵只有自由地驰骋于蓝天白云下时,才是最佳的创作状态,在这种条件下诗句如山间竹笋应时破土,若林间清泉自然流泻,因此才能“文如其人,诗如其人”。出自诗人笔底的诗歌犹如他灵魂的一面镜子,每一首诗都是他心灵的一次X光底片。然而我们的诗人又不能是乘仙鹤于白云之上,不食人间烟火的

外星人,他不能是时代生活的旁观者,而只有成为时代生活的投入者、参与者后才能成为时代的讴歌者,富源同志的诗歌创作就是佐证。

  读过富源同志的诗,一个最明显的感觉,他的心灵节律和着伟大时代脉搏跳动,两者一拍即合时,一颗颗珠玑般闪烁的诗语便落在纸上。如《出行》、《梦》、《春日读书》、《咏梅六首》等篇章,看似平平常常的事物,抒发的是坦诚的心胸,展示的是“纵使诗卷遗江水,也不随波任飘零”的做人本色。像《指挥官》、《鹤娘》、《乡信》,有的是讴歌指挥抗震救灾的老领导,有的是吟诵为营救受伤天鹅而献出生命的少女、贫困的求学少年,无论是面对身居高位的领导,还是从未谋面的普通人,他都怀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真挚,这样的诗能不打动人吗!正如他自己在《江城子·假日情思》的小序中写的,“人世间,最珍贵莫过于‘情’。作文,真情成章;做人,真情结友。情,无定形,无止境,无高低贵贱之分。情象万千,不可尽喻。情到真处,尽显纯洁,尽显高尚,尽显感动。愿天下,情感相通,人性相怜,和谐共处”。言为心声,这些诗语,既是富源同志做人的心声,也是他作诗的胸襟袒露。

  自古中国诗一般分为浪漫派与现实派,富源同志的诗近乎于后者。他的诗都没有脱离身边的人与事。他写社会变化,写人生百态,写异域风情,写名胜古迹,写身边百姓的生活,写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一直把写诗的根基深深地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尤其是近十几年,他亲身经历了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巨大变革,在日新月异的旧貌换新颜的城建实践中,亲身感受重大决策的产生、实施,给生活在这里的人带来的忧愁喜乐,这种特殊经历和特定的人生位置,使他写诗时有了自己独特的关注现实的视角。这种视角首先表现在他的诗歌选材上,从唐山大地震、打倒“四人帮”,到抗击SARS、天津旧城改造等等,每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他都留下了墨迹;其次,他有一颗关心百姓疾苦、关注各种社会现象、满怀人文精神的善心,对打工妹、洗车少年、老花匠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充满同情,热情赞扬了他们的贡献。再者他身居领导之位,能以思想者的目光去看待身边的事,或颂扬,或感叹,或低吟,把世事沉浮、人生冷暖、社会风尚的变化写入诗中,表现出自己的气节与风度。

  (3)

  翻开富源同志的诗词选集,你可发现诗一半,注脚一半。你读他的诗词,既要读其正文,还要看其注释才能解其全意。这似乎给阅读者加重了负担,其实不然。我国古典诗词绝妙的韵味、美感、意境就在这似懂与非懂之间。任何的比喻都是蹩脚的,但比喻似乎更能说清楚:一杯甘露可以解渴,是生命的必需品;一杯甘醇可以使人兴奋,是生命的享受。人的生命当然离不开水,但也需要酒,两者不可偏废。面向大众的新闻文章、宣教材料、讲话报告一定要让读者一目了然,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作为艺术创作,尤其诗歌创作给人以艺术享受,面对的是享用者的需要、品读、咀嚼、回味……这也好比农夫种田供人衣食,园丁种花供人欣赏、美化生活。其实富源同志两者兼而有之,他用更多的时间经营着睦南道七十号那块土地——起草为政要文。同时忙里偷闲侍弄着花卉,我们今天不是去“吃”他的“粮食”,而是去赏他的“花卉”。

  富源同志的诗词追求精炼,他用厚重凝练的笔墨歌颂生活,因而其诗词表现出言外有意,弦外有音。在他诗词中,借用古代诗词典故很多,所以不会“一看就懂”,一眼便穷尽诗意。那种“一看就懂”的诗往往不是好诗,可能是“打油诗”。他的诗可以使你读到意在言外的东西,读后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让读者感到有嚼头。这也是诗的潜移默化,浸润人心的艺术效果。为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诗应吸引读者的参与,因此它不必也不该把话说满说尽,须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广阔空间,这样才能达到主体和客体双向交流的完满境地。这样诗词的审美效果大致体现在似懂非懂、心有灵犀之间。富源的诗词正是在这种懂与不懂之间展示艺术的精微,并在不断培养和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如他近年写的《宴归来》:“把酒联谊语发烧,一夜秋寒两疏萧。知音惟须清风送,淡茶方见金石交。”碰杯都言“哥俩好”,心中欲把对方喝倒,能交出如金石坚固的友谊吗?!还有他游五台山,看到一老者与香客席地而坐,赠联教化怀着名利心的世俗客,情景交融地写道:“花开花落不老山,云来云去了无痕。”创造出的诗的意象和意境,勾勒出一种高远深邃的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这要求诗人要有感情投入,也需要有艺术想像,只有当我们像诗人作诗时一样饱含激情,并通过艺术想像,真正进入(准确地说应该是全身心地融入)到诗歌的艺术境界中去时,我们才会真正领略到它深刻的思想和高妙的艺术,从而得到一种难以言传的美的享受。(未完,待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