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情感劳动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9/08 15:16   今晚报

  年逾古稀,可以记叙六十年前的若干事体了。

  六十年,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有些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六十年,个人经历和识见也有变化。比如,有些事,由无知变得有知,由迷信而达于科学,由糊里糊涂而变得比较清醒,等等,有所进步;但是回忆起六十年前某些愚痴之事
,其实也蛮值得咀嚼蛮有意思。比如“雷娃娃”,它所蕴含的信息,就可能非常悠远而古老。

  旧石器、新石器时代,4000年、5000年甚至7000年前先祖们的思想观念,我们这些后人很难说清,但从他们留下的不同的石器造型和不同的粗陶、细陶和彩陶,特别是那些陶器上众多的纹饰,可以窥知他们关于天、关于地、关于山、关于水、关于他们对人类自身的诸多态度和观念。他们是天然的人本主义者,同时又是天然的非人本主义者,即大自然的崇拜者,或曰天人合一者;大自然界的一切,在他们观念里,都具有神秘性、神圣性、神性,也就是我们后人所谓的泛神观念。

  六十年前,六十多年前,我这个农村孩子,只见识过我们附近乡间的事,对县城、府城、省城、京城的事,一无所见,一无所知;但以六十多年的经见而言,我悟出,不管乡村人还是城市人,许多的基本观念,其实都由数千年前老祖宗那里传承而来。当然,那些最先接触、研究、接受现代科技文化和工业文明的人,有了不少新观念,而就泱泱中华大多数人———农耕人口而言,还在泛神的网缚之中。人们拜山、拜河、拜海里的龙王、拜天上的玉皇、拜脚下的土地爷,甚至视一棵古老的大树为神,岂不是将一切自然物都赋以灵性吗?

  六十多年前,我就生长于这样的神秘观念和文化氛围中。

  我的老家属于山区,我们那个小村位于川里。所谓川,是千百年山水冲积的小平原,一抬眼,三面是山;一抬腿,就进了山。在山里的某些地段,几个孩子无意间的谈笑呼喊,声音被接连不断地传播,还被放大。这引起我们极大兴趣,于是我们更热烈更大声地嬉闹、吼叫,自己欣赏自己声音的回荡,满心惊奇。这种效果,在当时,没有人告诉我们是大山对声波的阻挡和折射,是大山的回响,按世代先祖的传授,是山里有雷娃,这是雷娃娃的呼应。现在想,这种观念,与数千年前原始社会的人,有什么区别?好像没有。

  这个雷娃娃,不单是口头的,观念的,还有实物“为证”。时不时地,在川里劳作时,从某个地垄坎子里,可以刨出一个类似今天的

网球那么大的土蛋。这个土蛋蛋,不坚实,潮乎乎的,掰开来,里面是小小的空心,不知道它是自然形成,抑或是某种小生物创造,它就叫雷娃娃。这当然荒唐,但雷娃娃这美丽的名字,不是小孩们的胡诌,也是一代一代传承而来。

  雷娃娃与我,不只是一个无知有趣的童年掌故,更有一次至今不忘的经历。

  1941年或1942年盛夏时节,我从川里到了山里姥姥家,一为找饭吃,二为躲鬼子。父亲孟守义是山西青年抗日救国决死队一名排长,也是共产党员,于1940年1月已经牺牲,时年24岁。我是独子。母亲和长辈亲戚们,虽不明言,实际都怕我死,主要是怕遭到鬼子和反动派的毒手。我要死了,父亲的根脉,我们那一门的香火就无继了,所以我经常在亲戚家东躲西藏,而最好的躲藏地便是大沟深豁的山里。姥姥家在村里本有房子,也是为了躲鬼子,在山沟里挖了土窑洞。这种沟里的窑洞,即使用望远镜作水平观察,也很难发现。

八路军游击队和抗日政府的根据地,就在这些山沟窑洞里。

  一天晚上,不见星星,不见月亮,也许是阴云遮蔽,天黑得出奇,我光屁股站在姥姥家窑院外沟边,忽听到沟对面响起笛子的奏鸣。

  完全不懂什么曲调,它响亮的声音,悦耳的音色,却好像有定身力,引得我凝然静听。

  天色真黑,我极力想望见对面的沟岭,想望见吹奏的人,什么也望不到,一点儿也望不着,黑暗而寂静的夜空里,只有悠扬、嘹亮、欢快、动人的笛鸣的回荡。吹奏者,仿佛吹完一曲又一曲,或者是奏完一遍又一遍,在我感觉上,时间仿佛凝固了,时间又仿佛很长。

  我觉得很神很神,很美很美,我孤独的压抑的童蒙的心里,觉得非常畅快,非常畅快。

  虽然什么也看不见,我知道吹奏者是抗日的人。那时,还不懂许多专业术语,现在猜想,那吹奏者,也许是八路军游击队战士,也许是投笔从戎的作曲家演奏家。从丁玲、刘白羽、严文井到魏巍,众多

文化人和知识分子到过我们那一片地方,朱德总司令和八路军总部,就曾辗转驻扎于我们洪赵县。

  那是我第一次在沉沉暗夜和寂静的山野听到的最清脆最美好的吹奏,那以后,多年来,虽在音乐殿堂听过名家演奏,却再没有六十多年前童蒙时的那种感觉。为什么?因为那是沉重苦难的时代吗?因为有雷娃娃的反射和共鸣吗?

  我一直觉得,那如在耳畔飘渺的笛音,那在沟谷峰峦间回荡的乐曲,犹似暗夜里一道亮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