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大江健三郎:日本青年应反省战争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9/10 03:00   北京娱乐信报

  昨天上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以一场充满反省精神的演讲,开始了自己在中国的访问之旅。演讲中,他称作家莫言将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而说到下午在北京签名售书的感受,他感慨“就像做梦一样”。今天上午,大江健三郎将到北大附中演讲,下午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和故宫。

  

  大江健三郎感慨在北京签售“像做梦一样”

  力捧

  莫言是诺奖候补者

  昨天上午10时,能容纳300人的中国社科院小礼堂已经座无虚席,虽然凭请柬才能入场,但还是有很多文学爱好者通过各种门路“混”进来。演讲开始的时候,走道里坐满了手持录音机和笔记本的听众。

  让人惊讶的是,大江健三郎的演讲从中国作家莫言开始。“我上次来中国访问,莫言先生带我到了他的家乡,见到了一位非常杰出的老年妇女,一位抢救过很多孩子的助产婆。当时她说得很深刻,我像一个孩子似的默默地听着。后来,莫言围绕这个题目写了一本书叫《生死疲劳》。”他称自己与莫言是同时代的作家,“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其中莫言就是非常有力的‘候补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排就座的莫言对此评价微微一笑。而此后的演讲内容看,大江健三郎对中国作家比较熟悉,他中间提到了刚刚逝世的巴金,称他是“勇敢、诚实、散发人格光芒的作家”,他甚至还提到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中国的流行。

  情结

  12岁就开始读鲁迅

  大江健三郎在此次访问中将做三次演讲,每次的题目都是与鲁迅有关。他表示:“鲁迅先生是我最崇敬的一位中国作家,他思维敏锐、民族危机感最强。我看他书的时候,不停地记笔记,随着年龄地增长,理解也在加深。”

  他还首次解密了自己与鲁迅的情缘。“我怎么接触到鲁迅的书呢?此前我一直也没搞清楚,这次访问之前,我特地查阅了以前的读书笔记,解开了这个谜。我读的关于鲁迅的书是《鲁迅选集》,1935年的日本版本。书最先是我妈妈的一位曾读过大学的朋友,到医院看我妈妈的时候送给我妈妈的。两年之后,中日战争爆发了,妈妈就把这本书藏在了一个小箱子里。”

  在大江健三郎12岁的时候,他妈妈把这本书送给了他。“包括《故乡》、《孔乙己》等小说,都是那时候读的,还非常认真地抄录了《故乡》的末段。”

  期盼

  日本青年应反省战争

  “始自于绝望的希望”,这是昨天大江健三郎的演讲题目,演讲中间,大江多次用“心情沉重”“内心忧虑”来表达对国内青年对于二战的态度。

  “今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我与知识界的很多朋友组织了大型的抗议集会,我做了一次演讲,现场有1300多名听众。”他表示,很多日本人对战争不反省甚至遗忘,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他说自己有两个期盼,其中一个期盼就是国内能加强对日本青年的教育,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历史和现实,改变目前缺乏反省的态度。

  他对两民族关系的最终前景表示乐观,并再次引用鲁迅的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签售

  半数人没读过其作

  大江健三郎此行很多活动都是要“亲密接触”,参观、演讲、座谈,还有昨天下午,在北京图书大厦签售新书《别了,我的书!》,与读者面对面的零距离交流。为了安全,书店并没有特别宣传,但签售还没开始,读者已经排起了100多米的长龙。

  “能在北京的书店为大家签名,就像做梦一样。”签售会开始前,大江健三郎感慨地说。接下来,他谈到了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谈到了自己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实现了之前自己说的要与读者至少聊20分钟话的诺言。

  大江健三郎签名非常认真,他自己在每一本书的封面上用汉字签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旁边的助理还在下面印上他特有的印章。记者大概计算了一下,他每签完一本书,需要约10秒钟时间。图书大厦的现场工作人员称:“这是我见过的签名最认真的签售会。”

  现场气氛非常火爆,但大部分读者都是冲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头来的。记者在现场随机问了十几位排队的读者,一半以上都没有读过大江健三郎的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来签售,这太难得了,怎么也得买一本啊!”购书者的心态大多如此。

  回忆

  周总理让我咽不下烤鸭

  大江健三郎称自己口才并不好,上午的演讲是按照准备好的讲稿念的。整个演讲话题比较严肃,但大江在中间讲到了自己与周总理接触的幽默往事。

  “我已经71岁了,这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正式的访问。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60年,那时候我很年轻,我总走在代表团中最后的位置上,看中国的领导人就如同看到了茂密森林里的参天大树。”大江健三郎说,当时周恩来总理请他们代表团成员到全聚德吃烤鸭,并亲自在门口迎接他们。“等我作为最后一个走到门口,周总理和我非常和蔼的交谈,他不仅知道我是哪个学校的,还用法语跟我交谈,因为他竟然知道我是法语文学专业的!”

  大江健三郎如此描述他当时的反应:“我非常激动,当天面对著名的全聚德烤鸭,我激动地竟然一口都没吃下去。”

  信报记者 张守刚/文 郝思茹/摄

  ■相关链接

  大江健三郎

  1935年生于日本一个小山村,前期作品有《饲育》、《摘嫩菜打孩子》、《我们的时代》等。曾去广岛参加了原子弹在广岛爆炸的有关调查,走访了许多爆炸中的幸存者,后来发表了《个人的体验》(1964年)和《核时代的森林隐遁者》(1968年)等一系列以残疾人和核问题为主要题材的作品,具有较浓厚的人道主义倾向。此外,还著有《广岛日记》、《作为同时代的人》等随笔文论。

  1994年,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以诗的力度构筑了一个幻想世界,浓缩了现实生活与寓言,刻画了当代人的困扰与怅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