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作文和造句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9/24 10:21   今晚报

  自己当小学生时,全校组织支援农民夏收,我们到乡下割了几天麦子。回来后,低我三年的二年级学生、我的小弟迎新,在作文《记一次难忘的劳动》中这样写:

  “……同学们在麦田里一字排开,甩开镰刀,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在后面。没有人顾得上擦擦汗水,也没有人顾得上说话。只听见镰刀起落‘刷刷刷……’的声音,好似乌鸦在喊叫!……”

  这篇作文不巧在家里遭遇曝光,我和大弟弟拎着迎新的作文本,不停地在屋里走动,口中念念有词:“好似乌鸦在喊叫!好似乌鸦在喊叫!”小弟追着要抢回自己的作文本,最后,小弟哭了。小弟后来大学学的是文科,一直到“博士后”,如今他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自己带着博士生。

  我的儿子在小学二年级时,课堂口头造句:“温暖”。7岁的小男孩抢着站起来:“睡觉时妈妈的身体很温暖。”结果老师把我叫到学校,悄悄与我讲,小男孩和母亲一床睡觉容易引起心理问题等等。幸运的是,后来长成少年的儿子,一直有强烈的自我成人感,要求独立空间,我要担心的只是不要出现早恋耽误高考。

  还是在儿子7岁时,我要他口头造句:“但是”,他不假思索地冲口而出:“鸡蛋是圆圆的。”我们几乎同时反应过来,母与子狂笑翻倒在地毯上。

  ……

  这是我有关小学语文造句作文的最温馨的记忆。

  有时候,不一定正确就是最好,不一定正常就是最好。如同一个人的人生,作出的选择许多时候不一定是最好,不一定合乎常理。有什么关系呢?就像此时窗外在风中摇曳的树叶,不一定非要有什么章法,想怎么摇就怎么摇吧。

  只是要摇得自在,摇得好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