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德龄公主》开博回应质疑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9/24 22:40   北京娱乐信报

  《德龄公主》刚刚在央视八套黄金时间完成第一轮播映,让清朝末年中国最早的“海归派”——神秘的“德龄公主”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本剧的编剧是素有文坛“巫女”之称的作家徐小斌。近日她开通博客和对该剧感兴趣的网友交流。原来徐小斌的正式工作是央视编剧,但《德龄公主》却是她从上世纪80年代步入文坛以来写的第一个长篇电视剧本。

  

  徐小斌有文坛“巫女”之称

  谈剧本

  缘起——“最初想要写一部电影”

  问:为什么想到要写《德龄公主》这样一部清宫戏?

  答:大致是1998年《羽蛇》出了以后,我就一直想写一种跟我以前作品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要彻底颠覆一下我的语言风格。当时也是无意中看到一个清宫秘闻之类的小册子,其中有一段说德龄姐妹的一段事,上面写了她们曾经是现代舞蹈之母伊莎贝拉·邓肯甘愿不收学费的入室弟子。我顿时兴趣大增,于是找来有关史料看。

  开始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于是写了一个电影创意,后来给谢飞导演看了,谢飞马上说,我们就做德龄了。我想那就先写小说吧,写了三万多字,写不下去了,完全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以为掌握一点皮毛就可以写历史小说。所以,1999年下半年开始读史料,直到2000年上半年,读了整整一年,100多本。

  创作——“一半是艺术,一半是历史”

  2002年上半年,整整两年写完初稿。下半年有家影视公司看中这个小说,希望改编成电视剧本,因是自己喜欢的题材,于是决定自己改。我的理念是,一半是艺术,一半是历史,时间总是把历史变成童话。历史背景是大清帝国如残阳般地没落,本身就是一个大悲剧,而在前台表演的历史人物包括慈禧、光绪、隆裕等等都无一不是悲剧人物,在大悲剧的背景下的一种轻松、有趣、愉悦,甚至带有某种喜剧色彩的故事,这种故事与背景之间的反差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张力。

  谈人物

  德龄——“她的作品越来越商业”

  问:我发现德龄出版的传记中记载的和史实是有出入的,是吗?

  答:我也有这种感觉,她的第一本书叫《清宫二年记》,还相对比较客观,后来写的《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记》就越来越商业了。但我关心的是那段历史和那个时期的人物,只是借德龄这个人物来完成对这段历史解构式的创造。后来我也理解德龄了,当时她嫁给了美国人,一位驻沪领事。婚后生了个儿子,儿子死后她与丈夫感情恶化,二人离婚了,后来德龄的作品越来越多了。

  光绪——“我偏爱的一个人物”

  问:听说您对光绪的扮演者有些遗憾,不太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答:我通过挖掘史料,发现当代的人们对光绪有一种误读,认为光绪懦弱无能。而实际上,光绪却是一位有血性有抱负的君主。他曾经当面顶撞慈禧太后,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胆量的。他同时又是极为孤独的。光绪这个人物我写得很用力,也有些偏爱。我心目中的光绪帝,应当是清隽、优雅,又有一些忧郁的。惟一觉得遗憾的,是扮演光绪的演员太健壮了些。但演得不错,很忧郁,眼神纯良。

  谈打算

  反侵权——网上开店“卖作品”

  问:最近有没有打算公开发表的作品?

  答:我现在和徐坤、何建明共20多个作家签约龙源期刊网,在这里发表自己的博客,同时作为第一批签约作家建立了一个网上专卖店,新的作品就独家放在这个专卖店里推广,我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店。我向龙源期刊网授予作品电子版独家网络传播代理权,然后根据读者付费阅读每一篇作品的次数,扣除成本后就是我的稿费。龙源这个网站还是很值得信任的,这样也能让我们省心很多。以前不愿意和出版社签版税,因为结算过程不透明。但这种模式让我非常放心。其实钱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中国一定要有人站出来保护作家们的知识产权。现在将作品放在龙源期刊网上发表,既可以得到很好的宣传,又能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是鱼和熊掌都可兼得。没准有一天我可以凭借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赚到100万。

  信报记者 张然 龙源期刊网/供图

  【焦点问题】

  德龄不能叫公主

  观众:虽然剧名叫《德龄公主》,但德龄只是一品大臣裕庚之女,算不上公主。慈禧封她为“寿山郡主”,也比公主低一等级,只能称德龄为格格。

  德龄公主是署名

  徐小斌:很多人都对“公主”二字表示质疑,德龄当然不是公主,当时真正的公主只有一个,即恭亲王的女儿荣寿固伦公主。郡主也算公主的最低等级,但封为郡主说仅存于德龄的回忆录中,并无旁证,我之所以要取名《德龄公主》,仅仅是由于在德龄的全部著作中,她一直署名为“德龄公主”,就像一个笔名或者符号而已。

  《悲怆》成俄国作品

  观众:剧中德龄的妹妹容龄为光绪皇帝弹琴的片段里,本来说弹的柴可夫斯基的曲子,但观众听到的却是贝多芬的《悲怆》。

  光绪竟称赞说:“还是这俄国人了解朕的心情,以后就弹它了!”

  柴可夫斯基也有《悲怆》

  徐小斌:贝多芬有一个《悲怆》,是1779年的,是钢琴奏鸣曲,柴可夫斯基也有一个《悲怆》,我用的是柴可夫斯基的《悲怆》,这不是硬伤,这段交响曲用在这儿,正好在这之前容龄暗恋光绪,后来被德龄给化解了,几方施压,容龄再在光绪面前出现的时候,就结束了对光绪的暗恋。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正好是四个乐章,第二乐章是爱情,接下来是对爱情的绝望,所以在这里比较合适,而不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印象】

  让人感觉踏实安全

  徐小斌本周正好做客龙源期刊网接受网友提问。我把采访提纲先发给网站编辑,希望他向徐小斌转达。但是编辑却删掉了谈关于电视剧的硬伤等问题,编辑说,她是个个性极强的女人。我开始担心这次采访不顺利,以前看她的书中的女主角总是有些扭曲甚至变态,我害怕作家本人也有些难以接近。但那天见了面,却发现徐小斌长得很像我大学时非常喜欢的一个老师,便心生几分好感。当时,有网友找不到见面的地方,她耐心等候并不厌其烦地用手机给他指路。而且还没等我问那个“硬伤”的问题,她已经主动说出她的本意。虽然那张脸有几分沧桑,却让我更感踏实和安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她曾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美女是历经沧桑的女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