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虹桥”“大伙巷”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09/30 10:21   今晚报

  夏天比其它三季亮得都早。50年代初有一年,入夏改为夏季时间,比其它三季提前一小时,即将时钟前拨一小时。记得在天津沦陷,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时,也有过一次改夏季时间。对此,然犀先生说:的确在日寇占领天津时改过一次。日本企图吞并、同化、灭亡中国之心由来已久,所谓“天亮得早,改夏季时间”只是一个借口,实际是想把中国的时间和它日本国的时间一致。日本在中国东部,每天见太阳初升要比咱中国早一个小时(东京时间)。他们每天早上看到太阳从富士山后面升起,认为太阳在他们国家,所以他们国起名叫“日
本”。而朝鲜的太阳虽比不上日本国见得早,但比咱中国见到太阳要早些,所以他们国起名叫朝鲜(音招先zhāo xiān)国。现在念cháo xiǎn,可最早念zhāo xiān。

  我家原住红桥区大伙巷。一次课后聊起来,然犀先生说:“不应该叫这个红桥,应该是彩虹的‘虹’,因为早年的桥像‘彩虹’,上面是半圆的,并不是红色的。”又说“伙巷”,先生讲,“伙巷”即多人聚居的巷子,胡同这个词元朝时才有,属外来词。蒙古人称巷子叫胡同。在东北角就有一条胡同叫毛贾伙巷,是两家合住的一条胡同,其实这两家原都是穷人,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卖苦力的劳动人民。当时穷人多住在城外,有钱的人才住在城里。有一年大年三十,毛家和贾家的主人为了躲账主子讨债,不得不到外面去流浪。当时三岔河口的沿岸是很热闹的地方,是码头,南来北往的船只几乎都在这里停留,因此两岸饭馆、酒馆很多,有的夜里也不休息。姓贾的男人还有几个钱去酒馆躲债,在里面就看到河边有一个壮年男子来回走动,像寻死的样子。姓贾的这个人就出了酒馆和这个来回在河边溜达的人聊上了。一问,得知这个人姓毛,也是躲债出来的,妻又要临产,账主子还在家里坐等,家中又没钱,真是走投无路,想一死了之,但又割舍不下。姓贾的就说了,你别想不开,躲过今晚不就好说了吗?我也是躲债跑出来的,只要躲过今天晚上,赶明天大年初一,账主子也就走了,嘛事好办,没有过不去的河。我还有几个钱儿,走,进去喝酒去,等天亮再回家。姓毛的一听也有理,就跟着一块儿进酒馆了。天蒙蒙亮了,他们二人出了酒馆要往家里走,这时姓毛的远远看见一个小孩子臂下夹着一把铁锨,揣着手,好像还提着什么东西。稍近一看,是他的大儿子,手里提着一个蒲包。问他干嘛来,说是埋弟弟的衣胞,原来夜里他妈妈又给他生了个小弟弟。问到账主子,说早就走了。姓毛的也就松了一口气,接过锨和蒲包朝河边走去,一块儿埋衣胞。河边的土也冻着,刨了几下觉得有硬东西在撞击着铁锨。再刨,发现有元宝,金的,还不少,这下可乐坏了。于是和姓贾的说了,昨夜要没你劝我真不想活了,是你劝我又请我喝酒,使我躲过去这场灾难,没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也不会挖出这么些金元宝。这样,咱俩人分,每人一半。姓贾的说不行,不错,我劝你,躲过了这个年三十夜。挖出这些元宝是你的福分,我不能要。一个说没你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今天,另一个就坚决不要,死活不收。最后他们两个人一商量,为表示他们两家世代相好,就在这离三岔河口不远的地方盖了片房子,起名就叫毛贾伙巷。

  先生住在鼓楼北。一次提起海张五修炮台的事,先生说,离鼓楼不远有条元升胡同,它对面有个海张五的祠堂。海张五本名叫张锦文,他的出身按过去说是卑贱的,是厨子,今天称为

厨师或炊事员,旧社会属下等人,是被人瞧不起的。但这个人极聪明,智谋高。相传有一年冬天,为防御外寇入侵,急需在大沽口修筑炮台,以作抗敌之用。过去冬天比现在冷得多,刮起风那个冷啊,吹得电线发出吱吱声,人们管这叫“电线杆子唱时调”,土地都可以冻出裂缝来。不有一条
谜语
吗,说“地上有条线,人人踩不断”,谜底就是冬天地上冻出的裂缝。当时交通又不发达,大车都是木轱辘用马拉着,胶皮轮还是民国以后才有的。一夜之间想盖炮台,别说料不好凑,就是有料,滴水成冰的天气手都伸不出来,怎么干活?当时海张五想出个主意,就地取材,一夜之间就真盖起来了,而且还特别坚固。他是怎么盖的呢?海边有大片盐场,装盐的草袋与麻袋也有的是,他令人将草袋和麻袋装盐,装好往要筑炮台的地方运,运到建炮台的位置就按炮台的形状,将装好的盐包就垒,边垒边泼水,随泼随冻,最后冻成一个冰砣。这样建起的不仅比用砖垒的坚固,而且还快,其防御功能比用砖垒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夜之间就将炮台建好了。所以流传下来一个谚语,叫“海张五修炮台———小事一段”。

  一次提起天津城,先生说,它是建于明代,曾多次修葺。大修是在

雍正初年,天津发了一次大水,水退后,又重修的。每面城门上面都有门额,石刻的门额嵌在城门上方的墙上,北是带河门,西是卫安门,南是归极门,东是镇海门。光绪二十六年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城,当年就决定拆除,虽然出来不少乡绅反对,与其交涉,但最后未能阻止,还是拆了。拆除后不久就地修起了东西南北四条马路,城砖运到山东威海卫修了炮台。后来有人回想起城门的四面门额,从中悟出了“带卫归海”,似乎就是城砖归宿的谶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