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记者的交友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0/06 14:51   今晚报

  前年,我随市政协文史委赴江、浙、沪学习考察团到杭州。在杭的友人闻讯,纷纷约请餐叙,因在杭仅停留两天,又是公务活动,所以应约成了难题。还是正大青春宝集团公司总裁冯根生头脑精灵,邀请我们全团,老友也赴会,由他做东。他以最高规格招待大家。餐桌上他侃侃而谈两小时。听者凝神忘情,以至于冷了美酒佳肴。次日又参观了江南百年老店胡庆余堂博物馆和浙江文化遗产“红顶”商人胡雪岩已经修复的旧居。

  冯根生是我采访中在浙江交下的朋友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作为人民日报派驻浙江的首席记者,赶赴东海前沿阵地。那是改革大潮风起云涌,弄潮儿群雄并起的地方。步鑫生、鲁冠球、冯根生、滕增寿,是浙江响名全国的风云人物,当时,他们都处于其事业草创阶段。

  1985年3月初到杭州,一头扎进杭州中药二厂,3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杭州中药二厂是怎么跃入同行前列的?———靠人才、靠改革、靠纪律。当日早晨中央台报摘头条全文播出。这一下把冯根生推向了全国。从报道可以看出冯根生少见的前瞻性,是改革的领军人物。

  把冯根生推向全国的报道,我打了第一炮。也正是这一炮使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两年后我从杭州调回北京,他赴京或出国过京,总免不了要去看看我,有时,他会让其驻京办事处的人去看望我。退居天津这些年,我们仍保持着联系。

  类似冯根生这种状况,还可举出若干。滕增寿是浙江东方集团公司的大老板,在温州这个私企的汪洋大海中,有东海之舰美誉的国企东方集团,现有资产30亿,年利税逾亿元。谁也想像不到,它是20年前由一个资产几十万元的小玻璃钢厂发展起来的。当年在工厂濒临破产之际,将“文革”被打倒闲居在家七八年的原厂长滕增寿请回,他以年盈利翻番的神奇速度,把跛脚厂子在三四年内变成巨人。我去采访他是他返厂后的第二年,《奇迹,由他带领人们创造》,在《人民日报》发报道也是头一份。他鹰击长空20载,全国劳模、优秀企业家等,头顶一大串光环。

  也是那篇报道结下的友谊,(滕增寿有个习惯,从不陪餐)前年,我去温州参访,在宾馆给“东方”打了个电话,接话人说滕总不在,我把名字留下,请她转告滕总。未过5分钟,还是那位接话人回电,让稍候来人接我,未过10分钟,“大奔”已等在外面,他这次破例在家里招待我。

  80年代初,叶迪生被错划右派刚平反不久,在半导体器件厂做技术员时,我采访他,写了一篇五六千字的通讯《热恋之歌》,发表在《天津日报》。在落难的20年间,国外亲朋多次劝他出国,他始终未从,恋国之情,铮铮可鉴。后来老叶仕途一路蹿升,但他始终未忘出道前的那篇报道。有一次,他当着众多媒体同行面说,没有当年老王那篇报道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我。因为太熟了,我觉得这是句玩笑话,随便说说而已,但心里却着实不好意思。

  写了报道,不仅与被报道者结下友情,连其家属后代都与我保持着联系。

南开大学杨石先校长、河北大学邹仁钧教授等,都属这种情况。邹教授前些年去世,他夫人特意从
石家庄
打电话告诉我,我出差在外,只能唁电慰问。

  一本书,一篇报道,一首歌,一部影片,成名者不乏其人。一篇报道终生成友者,也大有人在。要紧的是这篇报道写在何种时候,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检点一下因报道结下不解之缘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雪中送炭,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稿子刊发了帮了他的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