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文言白话宜相安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0/06 14:51   今晚报

  今日文章恶性欧化,文学之作,文脉日浅,种种后现代、后先锋、新文体、新译本,削足适履,履则适矣,足削为病。食洋不化,其弊日深。

  早在20世纪初叶,鲁迅、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吴稚晖诸人,皆反对文言甚烈,而倡白话不遗余力。他们都既有长篇大论的专文说理,也不乏随时随地逮机会就铺展一番的驳难、讥嘲、攻讦,令醉心“国粹”的人无所遁避。其中,又有由攻辩转为可惊的诅咒者,
以鲁迅为最,他的《二十四孝图》兜头一顿猛捶,拜诵之下,有不寒而栗之感。他老人家说:“我总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见《全集》二,251页)

  事情就是这样矛盾。因为妨碍白话者,实际就是推崇文言者。鲁迅要用三个最黑的咒文来咒对手,吴稚晖这个“中华民国的大阿斗”要把线装书扔进茅坑几十年,可是他二位,用典的妥帖入神,句式的游龙起凤,文辞的滂沛,表达的准确、诙谐、深刻、有趣,以及文章的言之有物,都表明其得力于文言文之处多多。今日读来也就是新知旧雨了,叫人起一种特别的挂念!胡适也是开一代风气的文化大师,然纯就文章言,一味白话,一泻如注,读来也就不那么一见如“故”了。叶公超和鲁迅的文学观念,也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沾边,二人关系更是壁垒森严,极不相能,鲁迅与学衡派的关系,尤其以认知传统价值的分歧,而互为排斥。可是叶氏佩服他,悉在于鲁迅文章里面的文言气息,那种挥之不去浸润极深的与生命一体化的文章滋味。可见真正伟大的作品,必定与传统相联,与历史的感觉相联。

  鲁迅从进化论观点断定“古文已经死掉”,这就完全出于心情的激愤,对社会黑暗面的极度厌憎,致文字大受社会运动的连累。其实即从进化论观点看,四书五经、汉赋,或者说,从上古秦汉三国魏晋六朝文到唐宋文、明清文再到民国初期的浅显文言,这一条线上的种种变化之大、之深、之巨,实在是不停地进化呀!从民国的浅显文言陡然回跳到四书五经,稍加比较,其间的特点、风味、歧异,也就大得不可开交了。它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常是日新又新。这还不是转化、变化、进化吗?当然,传承关系也一直在起着藕断丝连的作用,而最可贵的正是这种传承关系,它是血脉的贯通、生命的赓续,人为地硬生生地斩断这根脐带,而衍生成一种全新的白话文,无异于胎儿未足月,却要使之离开母体,那恐怕不是什么创造,而是一种想当然了。

  陈独秀大力倡导民间文学,挥斥廊庙、山林、贵族的文学,痛心疾首,企望朝发夕至式地改变社会。文言文作为一种工具,固然浸透了封建的质素,他们谓之毒素。然而正因为文言文是一种情感工具,它同时也就包含着生命的活力及生命的质素在,也就有反封建的质素在,若将种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封建残酷专制统统归之于文言的存在,固然一时解忿,但随着时间推移,可知究竟不是那么回事。

  唐德刚教授曾经证明,文言文所保留的19世纪以前人类社会的文明,超过了世界上其他所有文字保留量的总和,皇皇大哉,宏深如是。而文言的灵妙又不止此,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内心的东西。周作人解放后回忆鲁迅,言其饶于士大夫气质,此真见道之论。鲁迅作品饱经文言浸润,仿佛老酒,加药、加香。试将鲁迅作品精粹,译成也就是稀释成大白话试试看,必然是啰里巴嗦,清汤寡液,满篇没劲!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文言文正是鲁迅内心的东西啊!而内心的精神气质,怎么可以随意稀释、随意糟蹋呢!鲁迅国学基础雄厚,下笔古气郁郁,惯性使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