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中国诗坛轻薄“梨花体”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0/09 01:51   今晚报

  “赵又霖和刘又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去了”。这是一首诗。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这是又一首诗。

  它们的作者是颇有点名气的河北女诗人赵丽华。发表以后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争议和
调笑,有的戏称其为“梨花(丽华)体”。据她说这类作品是2002年前后写的,应邀给了一家网站。不管作者写这类诗的动机如何,交给网站去发表总是不够慎重的。也许如作者自己所说,只是为了证明诗歌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写诗。但是用不着采取这种亵渎诗歌的极端做法。人人都能写诗又能怎样?再说社会也并不需要,何况这一点早在1958年全国大跃进时期就已经被“证明”过了,那时差一点八亿人民都成了写作“民歌体”的诗人。

  自古以来,吸收有文学性的口语入诗都是可取的,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它不能是纯粹原生态的东西,非诗的东西。如上面所引证的两首,比之《红楼梦》里薛蟠的大作离诗更远,薛之作起码在内容上还说明了女儿悲、愁的理由,在形式上还整齐押韵。而“梨花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具备诗的因素,只是分行排列的“废话”(诗人沈浩波称之为“废话派”)而已。

  从人人看不懂、只有极少数人去写的非诗,到人人看得懂、人人都会写的非诗,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而这两个极端都是诗人自己制作的,徒使读者发蒙、耻笑而后避之,而对于诗的声誉和发展毫无益处。

  当前的中国诗坛够轻薄的了,再不要制造闹剧了,闹剧多了就成了悲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