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写《沉没之鱼》惹争议 | ||
---|---|---|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0/11 01:50 北京娱乐信报 | ||
上海作家蔡骏,有一定知名度的恐怖小说作者。他的名字最近出现在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中国内地推出的小说《沉没之鱼》的书封上。 该书封面上“谭恩美/著 蔡骏/译写”的“译写”一词引起了出版界人士的广泛质疑。 【缘起】 蔡骏“译写”谭恩美新作 争议缘起于蔡骏在某网站论坛上贴出的自己为《沉没之鱼》写的序言。由于谭恩美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华人作家之一,《沉没之鱼》是她去年的新作,序言引起网民关注。 蔡骏在序言中介绍,为使这本书被更多中国读者接受,减少语言障碍产生的问题,本书的“汉字化”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译者完成翻译稿,准确表达原著的每句话、每个词;第二步,由他用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将译稿细致地改写一遍,使中文版的语言更加中国化。 此外,蔡骏还对原著部分“琐碎难懂”的内容做了精简,增加了一些内容,重新编排了章节,对原著进行了更加细化地分割,拟定了中文版各章节名称。 【争议】 1.翻译不过关 记者看到,质疑此事的回帖者,多是出版界人士,他们认为蔡骏的“译写”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佛头着粪,都不妥当。 “中文版有什么权利不忠实再现,为什么不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世界各地一年到头要出多少翻译作品,从来没听说过敢这样藐视原作的。”出版界人士黄昱宁表示,所谓“难懂”,十有八九是原始翻译不过关。对于这样的情况,编辑完全可以退稿,换人重译,或逐句核对修正翻译错误。 2.作者是否同意删改 99读书人公司彭伦也发问:“此书初稿的翻译是谁?如果他们的中文不足以表达谭恩美此书英文原文的意思,他们是否具备翻译文学作品的资格?”“您删改、增加了一些段落,作者谭恩美本人是否知情?是否同意?” 作家陈村也表示,自己在这件事上不赞成蔡骏的插入。“除改写缩写,我喜欢看到未被个别人即便非常正确地修订的译文。” 【回应】 用蔡骏语言讲谭恩美故事 该书策划人李寻欢向记者解释说,之所以没按照出版界惯例——请某位翻译家独立完成,是因为他原本就是要用蔡骏的语言讲述谭恩美的故事。“我不相信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还有什么原汁原味可言,读者更想看的是故事,我相信蔡骏的语言更适合讲这个故事。” 针对蔡骏是否有能力“复述”原作,李寻欢坦承他自己并没将中文版和英文版做对比,所以无法发表意见。但他表示,谭恩美知道这本书在中国的出版流程,也知道蔡骏英文水平不高,但“她本人理解我们这种先翻译再改写的做法”。 当记者询问这本书的版权协议中是否规定,未经作者许可,出版方不得随意增加、删改内容时,他说这是商业机密,拒绝回答。 蔡骏本人表示,对于署名方式,他曾和出版商讨论过,拟用“译写”、“改写”、“润色”、“改编”等,最终使用“译写”,“至于中文版写的水平如何,与英文版比较起来又如何,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评判,在此无论褒贬我都可以接受。”信报记者 赵明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