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诺奖作品也有畅销书 出版社:不应拒绝读诺奖作品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0/15 05:20   北京娱乐信报

  出版界认为引进此类图书对中国读者有长远影响

  10月12日,新一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当一部分人对获奖者的作品投以关注目光,渴望一睹为快时,也有一部分人却对其作品表现出疏远,望而生畏。甚至有文学评论家在帕慕克获奖后,表示兴趣不大,不会找来阅读。在今天,究竟我们还有没有必要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作品,此类经典文学作品市场表现究竟如何?

  

  不少读者买书主要看名气 信报记者 张越/摄【现场调查】

  诺奖图书也有畅销书

  诺贝尔文学获奖者的图书在很多读者眼中,一向是“高端”读物,不少人认为其晦涩难懂。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此类图书销售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冷清,其中也不乏畅销书。

  记者以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库切的《慢人》、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这三本书为调查对象,分别走访了中关村图书大厦和北京图书大厦。

  读者买书主要看名气

  在中关村图书大厦,2004年年底上市的《钢琴教师》销售数字为1416本,平均每月销售64本,今年8月初上市的《我的名字叫红》销售546本,而7月中旬上市的《慢人》销售数字为326本。在北京图书大厦更能看出读者的兴趣趋势,,这三本的销售数字分别为1893本、199本和12本。

  北京图书大厦工作人员表示,“从销售来看,《钢琴教师》无疑称得上是畅销书,而《我的名字叫红》销售也还不错。”她认为,现在读者买书最主要的还是看名气,如果一个人名气大,媒体报道的多,对图书的销售肯定会起作用。

  【读者观点】

  能获奖总是有一定理由

  “你会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看吗?”当记者就此问题询问书店读者时,得到的是不同声音。

  在某外企工作的沈女士表示自己会买这些书看,“想看看他们为什么会得奖,更重要的是希望开阔眼界从中学到东西。”当记者询问是否担心获奖者的图书相对晦涩难懂,她表示:“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吧,但我想得奖的书总还有看头的。”一位在文艺类书架前翻阅图书的中年男士则表示自己肯定会买一本看看,“毕竟诺奖是文学类最有名气的奖项了,不管颁给谁,总是有一定理由,作为读者我很好奇获奖者作品到底是怎样的。”

  不敢轻易挑战这类图书

  一位在网站工作的女孩子则表示“暂时没有这个打算”,她的理由是自己喜欢的书未必会获奖,而且获得诺奖的书理解起来应该不太容易,“我想获大奖的书要达到一定境界,我们这种普通读者还是读些现实的书比较好,毕竟普通人思路狭窄,理解有限。除非时间非常充裕,才敢挑战这类图书。”与她结伴而行的一位女孩子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很少有获大奖电影能将艺术和商业结合得很好,图书也是这样。”

  一位搞销售的先生对问题的回答是:“有这样的潜在意识需求,但很少实现,如果有刺激会考虑买。”在他看来,文学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平时他也很少看小说。

  【评论家说】

  “写得太弯弯绕绕”

  在今天,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去阅读诺奖作品?在此次帕慕克获奖后,在文学界也存在这样的争议,一部分学者专家认为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是非常吸引人的小说,但另有一部分人尖锐地指出了小说中过于卖弄知识的部分。

  评论家吴亮认为,自己对这样的小说缺乏耐心。“写得太弯弯绕绕,读这样一个小说,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搞清它的脉络。如果倒退20年,也许我会很有兴趣,但以我现在这样的状态和年龄,对于这类需要玩智商的小说,已经兴趣不大。”

  【出版社说】

  不应拒绝阅读诺奖作品

  对于吴亮的这种观点,刚刚推出1993年诺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的新经典公司的岳卫华表示不能理解。他认为,尽管诺奖作品时常会表现得艰涩难懂,但对于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家、文学评论家、作家,还有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读者来说,都不应拒绝阅读。他介绍说,《宠儿》简体中文版今年9月推出后,不到一个月起印的2万册发售完毕,又加印了5000册。“这说明只要是经典作品,读者还是认可的。”

  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洁也表示,虽然引进诺奖得主的图书在经济效益方面不如引进畅销书,但她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读者需要阅读这些作品,其影响是更深远的。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认为,虽然《我的名字叫红》中涉及大量

土耳其文化以及美术知识,但故事本身非常吸引人,有一定修养的读者只要耐心可以读懂。

  信报记者赵明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