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全面再现《红楼梦》场景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0/19 01:30   北京娱乐信报

  清人遗墨 红学瑰宝 全部作品已出版成书 图中服饰、用具、建筑等将成为新版电视剧参照

  10月16日,本报报道了清代孙温的《红楼梦》绘本悄然流行的消息,日前又得知,该绘本已经被新版《红楼梦》剧组相中,在服饰、用具、建筑等方面为电视剧提供参照。红楼剧组对外敬赠的礼品中,已出现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全本红楼梦》。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全面再现《红楼梦》场景

  人物活动细致入微

  孙温这套绘本,设色凝重,笔法精细,故事情节连贯且生动感人。整套画册以石头记大观园全景为开篇,画面鸟瞰构图,将大观园诸多景致悉数入画,一览无余。从第二开画面开始,依次描绘出全本《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每个章回情节所用画幅数量不尽相同。画面围绕原著的故事情节,将主要人物活动表现得细致入微。

  画面除了围绕故事情节、人物活动场景和描绘大观园的优美景致外,还绘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亭台楼阁、珍禽走兽、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及博古杂项等,几近包括全部画科内容,仅人物就达3700余人。主要人物采用“写实”技法,注重面部肤色肌纹之渲染,力求形神兼备。在构图上采用了“远大近小”的西洋绘画技法。纵览全图,设色凝重,笔法精细,故事情节连贯且生动感人。

  与《红楼梦》原著“将真事隐去”的写作特点如出一辙,整套画册在表现思想内涵方面同样也非常隐晦。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的画面中,占了很大面积的假山石看起来好似一条面目狰狞的恶龙。同样的情形在许多画面上都有所表现,山峦和湖石很多都被演化成各种鬼怪和猛兽,面目狰狞,虎视眈眈,让人联想到,表面“风和日暖、安静祥和”的大观园实则是勾心斗角、危机四伏。

  

  贵妃筵宴题大观园兼具明清两代南北特色

  生活习俗生动有趣

  这部巨作,为同题材绘画作品所仅见。纵览画册全图,构图严谨、笔法精细、设色浓丽、情节连贯且生动感人。图中人物的服饰、发髻等基本为明末清初的装束,各种楼台亭阁既有江南园林的建筑特点,也有北方皇家园囿的气派。

  画册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用具和生活细节都有具体的表现。至于婚丧嫁娶、祭祖拜神、划拳行令、贴楹联、划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当时生活习俗的描绘更是生动有趣。这不仅是研究传统民间习俗、晚清民间绘画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内容。

  该画册不仅是晚清绘画研究和红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红学泰斗周汝昌称孙温画作为“红楼瑰宝”,价值非凡。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这部绘本受到红楼剧组的青睐,作为电视剧在服饰、用具、建筑等方面的参照物。

  发现经过颇具传奇色彩

  作者神秘难考

  据原旅顺博物馆馆长刘广堂先生介绍,1959年7月,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无意中得到这套珍贵的画册,之后拨交给旅顺博物馆,其流传经过不详。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旅顺博物馆在清理库房时,偶然发现了画册,这才开始了研究工作。

  2004年9月,这套画册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国内外书画界、“红学”界予以极大关注。随后,作家出版社将该套画册出版成书,名为《全本红楼梦》。

  据初步考证,作者孙温,河北丰润人,大约生于清嘉庆戊寅年间(1818年),去世时间不详。这部作品是迄今已知孙温惟一的传世手笔。刘广堂先生曾借着出差的机会拜访了不少红学家,也到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翻阅了相关资料,但找不到对画册和画册作者孙温的任何记载。

  这套画作大约在同治六年(1867年)就开始酝酿、着手,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才大体竣工,前后有三十六年之久,也就是说,这位画师差不多从五十岁起一直到八十五岁,似乎把他的生命完全投入到了套画的创作中,比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红楼梦》耗费的心血还多三四倍。

  

  青埂峰僧道谈顽石孙温《红楼梦》绘本的艺术特色

  作品的总体风格是中国传统的界画,界画以工笔严谨、造型准确为创作宗旨,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散点透视,无论何种风格的建筑,每一间每一层中栏杆窗棂与人物活动皆极为精细,一目了然。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有着界画典型的精炼和谐的风格。

  3000多人个个“写真”

  图中绘有各种人物多达3700余人,其中重要的3000多人都采用了“写真”的技法,非常注重面部肤色肌纹的渲染。在“宝黛初会”的画面中,宝玉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刻画女性细致入微

  画家对《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刻画更为讲究。年轻的女子个个弯眉、细眼、樱桃小口;身材窈窕、长颈削肩、杨柳细腰,让人觉得弱不禁风,顿生怜爱。人物面部的眉毛、眼睑、发丝都用笔细致。一位观众赞叹道:“连一根根的头发丝都能看清楚。”

  泥金勾染,效果特殊

  为了追求特殊效果,主要人物的服饰图案、佩饰和陈设古玩等均采用泥金勾染。为了增添富丽堂皇的气氛,一些花卉、地毯、甬道和虎皮墙还施加了厚粉,看上去有种凸起来的质感。

  习俗用具细致生动

  画面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用具:脚踏、虾须帘、坐墩、炭炉、窗屉,还有造型别致的玻璃穿衣镜、自鸣钟等舶来品,甚至连悬挂书画的铁钉、吊束床幔的系绳、丫鬟煽风烧水等生活细节也都有具体的表现。至于婚丧嫁娶、祭祖拜神、划拳行令、贴楹联、放烟火、挂花灯、放风筝、划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当时生活习俗的描绘更是生动有趣。这不仅是研究传统民间习俗、晚清民间绘画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参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