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鲁迅与“致红军信”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0/21 09:30   今晚报

  鲁迅之子周海婴最近说:“鲁迅被严重地‘革命化’和‘意识形态化’,以至完全掩盖了历史中真实的鲁迅形象。”(上海《文汇报》2006-8-13)因此,去伪存真的工作量相当的大。较长历史时期内,有关部门总是依据不同的气候“定做”出一个识时务的鲁迅出来。比如“文革”期间的石一歌与《鲁迅的故事》。周海婴也承认:“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鲁迅研究)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研究者“把主要力量和智慧放在了‘还原历史中的鲁迅’这样一个工作上”。如果以周海婴的标准来衡量,鲁迅研究和宣传的第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前的
30年)是不成功的或者说是失败的;第二个时期才上了路子,变化虽明显但在他看来太缓慢,远不是他所希望的那个样子。现在开始的第三个时期即“还原鲁迅的真精神”时期的任务是繁重的,道路是漫长的。

  1981年出版的《鲁迅全集》中包括《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以下简称《红军》)。2005年新版《鲁迅全集》中把《红军》降格为参考资料,放在《附录三》中(接近于删除)。这很好地体现了实事求是地研究鲁迅的态度。

  《红军》首段为:“读了中国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国共产党《告全国民众各党派及一切军队宣言》、中国红军为抗日救国的快邮代电,我们郑重宣言:我们热烈地拥护中共、中苏的号召,我们认为只有实现中共、中苏的抗日救国大计,中华民族方能解放自由!”结尾是四句口号:“全国同胞和全国军队抗日救国大团结万岁!中华苏维埃政府万岁!中国红军万岁!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专家们认为:“此信没有原件依据,文字风格与鲁迅完全不同,而且也不能证明此信经过鲁迅审阅,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其言深是。

  我们再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看《红军》。《红军》末尾日期为“一九三六、三、廿九”。鲁迅当天的日记全文是:“星期。昙。无事。”前一天的日记内容包括:上午收到增田君的信并复信;下午萧军萧红来访;晚与二萧等多人去看电影。后一天的日记有收信三封和代替萧军寄稿的记载。《红军》这封信,日记中为何只字不提呢?

  这封信非常“革命”很“政治”太“直白”,鲁迅几乎没有类似于本篇的书信和文章。须知,他是文学家,表达思想是不用硬邦邦的缺乏形象色彩的语言的。

  对《红军》的处理,一方面可以看出过去是怎样把鲁迅革命化意识形态化的,另一方面可见还原鲁迅的工作难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