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恭王府风云·腾退篇 用时28年,耗资数亿腾退恭王府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1/26 00:55   北京娱乐信报

  从恭王府门前的马路上望去,门上悬挂了近50年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校牌已经被摘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由溥杰先生题写的“恭王府”标志牌。这块牌子如今悬挂的地方比原来向前推进了100米,但这100米却让腾退恭王府的工作人员付出了28年的心血和努力,也耗费了数亿元资金。

  

  上世纪的恭王府

老照片

  拆除

  两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小白楼与古建筑极不协调,将在明年用定向爆破的方式拆除。

  来到恭王府府邸门前,首先会看到两栋三层高的白色楼房,这两座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苏式建筑遮挡住了恭王府的院落,只能从两栋楼房中间的走道中看到一座绿色的琉璃瓦大门,这是恭王府的头宫门,门前两尊威武的石狮与高楼、铁栅栏相距不到5米,显得极不协调。

  到了明年三四月份,这两座楼将采用定向爆破的方法拆除。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搬出,标志着北京近百座王府中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恭王府府邸的腾退工作终于完成。这也意味着尚未开放的恭王府府邸作为王府博物馆,在2008年向社会全面开放的最后障碍已经扫清了。

  “为了附中的搬迁,北京市政府将原来要在土地市场上交易的一处学校拿出来,不仅损失了1亿多元的土地转让费,还投资250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为恭王府腾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铬钢感慨地说。

  

  即将拆除的小白楼

  搬迁

  单位腾退比较简单,居民搬迁的难度最大,有家住户谈了一年之后才答应搬家,除了请搬家公司,公安、消防人员也要在场。

  “单位腾退其实比较简单,有时就是时间拖得长一点,但只要新的地方盖好了,人家就搬了。真正麻烦的是居民的搬迁。”一直负责腾退工作的李铬钢回忆起居民的腾退不禁会皱起眉头。

  大批居民搬进恭王府居住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职工宿舍都不够住,无奈之下开始挤用恭王府的地盘。人越住越多,先前的办公室有的变成宿舍,宿舍边上又建起简易楼。3万余平方米的恭王府府邸既是几家大单位的办公场所,又是121户居民的居住地。房子紧挨房子,中间过道仅容一个人通过。即使是这样的过道也只有两条,音乐学院宿舍中间一条,艺术研究院宿舍中间一条。恭王府的老住户管它们叫“夹皮沟”。

  李铬钢说:“有的住户早就不在这里住了,但我们也不敢随便动人家的房子,好不容易等到人家回来一趟,赶紧上门去谈,然后把他家房屋格局、摆设位置一一登记确认,怕到时人再回来说我们擅自进门了。”有家住户在谈了一年之后终于答应搬家。除了请来搬家公司,把住户的家具一样样装上车,还请来公安、消防人员,以防出现意外。搬家车一开走,又找来电工、施工队马上拆房子。“看着他们搬走,心里早忘了累了,没别的,就是高兴,走一户少一户啊。”

  

  恭亲王在王府的花园中

  往事

  恭王府的后花园先后被公安部宿舍、北京冷风机厂、文艺出版社、红楼梦研究中心、国管局幼儿园等单位占据。

  恭王府曾经几度变迁,原貌早已模糊难辨。首先是新中国成立后,王府的后花园先后被公安部宿舍、北京冷风机厂、文艺出版社、红楼梦研究中心、国管局幼儿园、天主教爱国会所占据;府邸则被中国音乐学院及附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文联几家“瓜分”。高大的廊柱之间被砌上墙砖,宽敞的居室打上隔断,人们在里面办公居住。

  早在1962年周恩来总理来恭王府参观时就曾说过,“要将恭王府保护好,将来有条件时向社会开放。”1975年,病中的周恩来总理向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嘱咐了三件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对社会开放恭王府。

  承诺

  北京市冷风机厂的工人们为了实现腾退承诺,把机床包上塑料布,堆到恭王府墙外。

  恭王府的腾退工作,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恭王府从1978年就开始着手准备腾退工作,1981年,根据国务院批示,国管局牵头召开了占用恭王府单位搬迁工作会议,并形成了《关于恭王府住户搬迁情况的报告》。第二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文化部、公安部、国家计委、建委、财政部、国管局、宗教局、北京市政府等部门组成的恭王府修复委员会。同时制定了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先花园后府邸、边搬迁、边修复、边开放的原则。

  最先开始腾退的是公安部宿舍。协调会开了十几次,公安部最终决定在木樨地附近盖两座宿舍楼,解决这些人家的居住问题。1982年,宿舍楼建好以后,公安部成了腾退的第一拨,毕竟久住生情,有些老干部怎么也不愿意搬到宿舍楼里。

  据说,当时有关领导来恭王府视察,发现在“安善堂”里还住着居民。“怎么还有人没搬走啊?把人找来,我来谈。”人找来了,是公安系统一位老革命。当时的领导就对他说,你们一定得搬,因为这是周总理的遗愿。老人一听是周总理的心愿,二话没说,点头同意。剩下的几家也跟着搬走了。

  占用恭王府花园大戏楼的北京冷风机厂前身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街道居民成立的工厂。当时市政府向国务院承诺:不向国家要钱,北京市冷风机厂在1984年10月完成腾退。可直到1984年9月底,新厂房还差一点没有建好。北京市政府为了履行对国务院的承诺,坚决要求工厂撤出。工人们在几天内就把车间全部打包,车床用塑料布包上,都堆放到了离恭王府不远的大墙缝胡同里,实现了承诺。

  

  恭王府门牌终于挂到了门口

  任务

  文化部承诺在2002年12月31日24时前完成搬迁,并终于在最后限期前一小时完成了任务。

  到1988年,恭王府花园得以正式对外开放。但此后的10年,搬迁腾退陷入了困境。“搬迁一个单位,要先盖一座新办公楼,没有新地方,这些单位也没地方搬;搬一户居民,则要先安排房子,还要给搬迁补偿。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李铬钢介绍说。

  谷牧在2001年去恭王府视察时曾说:“3年内要占用恭王府的单位全搬走,谁不走,我去找他。文物保护是不能讲条件的。开放恭王府是周总理交给我的任务,如果办不成,我没法去见周总理呀。”

  文化部也为腾退单位建新址和搬迁住户购买住房筹措经费上亿元,保证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及文化部所属居民迁出恭王府,并且承诺在2002年12月31日24时以前带头完成搬迁任务。在限期的最后一天,还有艺术研究院文艺出版社一个个人承包的销售点没搬。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下了班没回家过新年,而是亲自赶到恭王府。王文章和对方一直谈到夜里11点多钟,对方才同意搬迁。搬家的汽车一直就在院外等着……第二天,2003年1月1日,文化部正式向国务院打报告:文化部按时完成任务。

  【新闻延伸】

  北京1/3文保单位被不合理占用

  “在全市文物保护单位中,目前约有三分之一被不合理占用。”北京市文物局长孔繁峙介绍说。目前,文物占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合理占用,例如四合院延续其居住功能等。另一种则是不合理占用,即在占用过程中,对文物造成安全隐患。包括故宫、颐和园和天坛的部分古建,相当一部分应该开放而没有开放。市文物局一直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但产权归属和占用单位所开出的搬迁条件成为腾退中遇到的两大拦路虎,有些单位一提就是上亿元的搬迁费。

  信报记者 张然/文 毛千/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