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战争和文学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16 09:23   今晚报

  山东汉子罗世成,被日本兵的兽行激怒了、气急了、逼疯了,抡起身边的大铡刀片就砍过去,眼前一片血肉横飞,有的鬼子脑袋掉了,有的大腿被削了下来……在他中枪倒下后还顺手抠出了侵华日军联队队长的一个眼珠子。

  这是侯衍涛长篇小说《寒秋》中的一个场面。作者凭借着一股勇气和激情,冲进抗日战争的题材,尽兴砍杀起来!

  好!战争题材需要这样的血性,当代文学更需要这样的胆力。

  前不久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人们普遍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功绩、或者说反法西斯战争的辉煌,拯救了人类并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创造了无数惊人的战绩、战例,也创造了许多英雄。至今全世界都还在缅怀死去的英雄,活着的英雄重新又找回了过去那种英雄的感觉,这是反法西斯战士的节日。但战士跟战士的心情不一样,不同的人对战争有不同的记忆、不同的认识和思索,都在用今天的眼光重新认识战争。

  战争需要英雄,历史和现实需要英雄,文艺作品也需要英雄。于是“二战”成全了许多关于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有些在今天看来仍然激动人心,成为经典之作。比如美国的战争文学,从海明威的《战地钟声》,到赫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再到罗伯特·斯通的《倒霉的大兵》, 可以明显地看出美国当代文学对战争题材的探索路径:揭示战争的残酷和成全英雄主义,揭示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揭示战争中的人性温暖和变异……

  如果没有读过这些小说,只要想想好莱坞的战争大片,也可清楚地看出西方人战争观的变化。从诸如《巴顿将军》等许多表现二战英雄的作品,到《辛德勒的名单》;由表现越战的《现代启示录》到《拯救大兵瑞恩》,由反映战争带来的绝望和疯狂,到反映“伙伴”之间的忠诚,尽管这忠诚是“破碎”的。

  或许以曾经跟中国当代文学有着更多特殊联系的苏俄文学为例,更容易说明问题。《苏俄当代文学》一书中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俄战争文学中的英雄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让英雄人物双脚着地,即不再推崇“高大全”的模式:第二个阶段是走进人物内心,如《雁南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三是英雄形象进入人性化的阶段,如《第四十一个》等。

  中国同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有经典的战例,也有经得住历史考验的英雄,而留下的作品却与这场战争不相称,能成为经典的就更有限。更多的是不再具有感染力,随时间而飘散,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在中国的文学传统里战争文学可是强项,是“永恒的主题”,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等,都是有口皆碑的经典。

  缺少了战争的主题,当代文学就无法不显得残缺和轻飘。一场越南战争,让美国文学的反思从未停止,不断开掘,不断有惊人之作问世,使文学超越了战争。而我们的当代战争文学大多还停留在战争表面,甚至还没有让英雄人物着地,又出现了“反英雄”的倾向。这就不能不承认,当代文学已经无法回避战争题材的贫弱这一现实了。

  其原因除去文学创作自身的僵硬和概念化、公式化之外,还有一种因素是当代文学对战争和战争中人的理解过于简单和肤浅。从公元前的1496年至公元1861年,地球上打了三千多年的仗,可谓连年战乱。自“二战”结束到现在,60多年里又打了150多场仗,平均一年打两场还有富裕。战争的危害,从第一场战争之后人类就知道了,却屡禁不止,战争毁灭人性,人类又靠战争阻止这种毁灭,使人回归本性。待到人性扭曲、畸变,又会再发动战争……

  战争是人之大欲的激烈化,是一门“破坏科学”,如同有善就有恶、有破就有立一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多种相互对立的东西一直伴随着人类。而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应该反映出历史的战争性,战争中的历史,以及战争中的人性和人身上的战争性。文学不能对战争沉默,战争是血和铁的交迸,战争题材贫弱正说明当代文学缺乏血性和铁质。

  因此像侯衍涛先生这样一些非专业写作者能进入战争题材,带着一股生气和力道,如同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杀他个人仰马翻再说。应该说,勇气难得,激情可嘉,精神可贵,做出的探索也是有价值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