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正文

李明森:展现自然之美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16 13:02   新浪文化

  一本受到大众青睐、欢迎的杂志,不外乎在题材、文字和图片这三方面有着独到之处。《文明》杂志在创办以来短短5年时间内,刊载了大量引人入胜的精彩文章和精美图片。其题材独特、新颖,其文字生动、耐读,加上《文明》最为重视的大量精美的图片,使得杂志在科学性、趣味性及通俗性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因此广受读者赞誉。

  眼下,图文并茂的地理类杂志日益增多,以人文内容见长的《文明》杂志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开设有“自然地理”栏目,其目的即在展现自然之美,表现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以及由此推动的对于日益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的保护。中国幅员辽阔,版图上既有丰沃的平原,也有耸入云霄的皑皑雪峰、浩瀚无垠的草原与沙漠,也有莽莽原始林海以及纵横密布的河湖川泽,其间还分布着数不清的各种野生动植物及蕴藏丰富的各种矿产资源。这些丰富的景观和资源都可以成为杂志报道的内容,但也正因其丰富,所以也增加了策划、操作的难度。作为一名地理科学工作者,我对此深有体会。

  《文明》在“自然地理”领域的探索做得十分出色,就每个选题的图片设计与内容的科技含量而言,不要说一般读者,即使以我———个从事野外考察30多年、经常摄影的科学工作者的眼光来看,亦感到惊讶不已。这些选题不仅艺术性强,赏心悦目,极具感染力,内容也以真实为准绳,富有科学内涵。例如与我的专业有关的“触摸生命黄河”、“梵净山科考记”(总第31期),“风起阿拉善”、“独闯魔鬼城”(总第33期),“五大连池——天然火山博物馆”、“放牧冰雪高原阿尼玛卿”(总第36期),“追寻长江生命之网”(总第49期),“最有灵性的中国山脉”(总第57期)等等,这些选题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反映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与种种神秘奥妙的现象,其涉及地域之广、内容之丰富、所配图片之精美,都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极深。相信广大读者定能从中学到诸多地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既充实和扩展了认知领域,也可间接体味到作者和摄影师深入异域实地考察之艰险与辛劳,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觉;通过欣赏与解读图片,也可加深对文章主题和内容的理解,激发大众认识自然、关心社会、爱护环境的科学意识,从而激起对我们伟大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当然,对我而言,某些文章与图片常常还是十分有用的科学资料,尤其是我还未去过的那些陌生、僻远地区的图片,许多我还是初次见到。由于我从1973年起,前后2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与研究,对那片神奇的地域感情很深,所以也特别关注有关那里的文章,《文明》总第18期上纪念珠穆朗玛登顶50周年的“永远的珠穆朗玛”中的文字与图片,对我来说,便是极其宝贵的资料。这篇文章提到的登山英雄王富洲、屈银华与邬宗岳等,都是我所崇敬的人物,有些还是相识,所以读来倍觉亲切,有如老友重逢。另如 “黄石:地球最美的表面”、“寻找通往楼兰的神秘古道”、“三峡古栈道”及“独龙纹面女”之类地理探险和人文地理色彩浓厚的文章也皆因大量极难见到的精美图片而引人注目,既可从中领略异域风光和少数民族的奇情异俗,也可了解人与自然之间密切的关系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历史,丰富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如今全社会都在导倡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这正是《文明》杂志大有作为之时。希望《文明》能再接再厉,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读者奉献更、更精美的选题!

  祝《文明》杂志越办越好!

  撰文/李明森

  李明森,地理学家,1938年1月生于苏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现北京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40余年来,曾先后曾家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综合科学考察及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规划、昌都三江流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等工作,著有《西藏土壤》《横断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世界屋脊探行》等40多部(篇)论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