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季羡林的人生机遇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19 14:30   今晚报

  季羡林曾经为世人列出一道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季羡林无疑是成功者,拿这个公式相对照,笔者认为,他的天资是聪颖的,他的勤奋是十足的,这都是基本要素,是他大写人生必不可少的前提,然而,季羡林的成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机遇。

  季羡林生于贫穷,贫穷不是罪过,却是成功的障碍,因为按照常规,他无法得到系统的教育,当然就谈不上日后的一系列发展。但是,季羡林是幸运的,六岁那年,转机来了:他在济南城有个叔叔,叔叔家境殷实,膝下无子,如此一来,作为老季家唯一的男孩,季羡林的教育问题,就提上举族的日程,议决的结果,是他离开老家官庄,离开父母,投奔叔叔,从而开启了正规的学堂生涯。

  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机遇。季羡林在济南接受了完整的小学、中学教育,凭着他的天资和勤奋,在一干学童中脱颖而出。高中毕业,遵照叔父之命,报考济南

邮政局,从他的一生看,这是一个歧途,倘若考中,社会徒然多了一个邮务员,却少了一位学术大师。关键时刻,偶然性,也就是命运出来干扰,谢天谢地,他没有考上。这才有了以后的报考北大和清华,并且一鸣惊人,同时为两校录取。

  季羡林选择了清华,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将来出国方便。四年转眼而过,毕业了,有背景,有金钱的同学,纷纷作逍遥游,向东洋,向西洋;他什么也没有,只能回济南,凭关系谋了一个中学教员。那教员也不是好当的,勉强撑了一年,社会险诈,人心叵测,饭碗随时有被砸的危险。穷途之际,忽然柳暗花明:清华和德国签订交换研究生协议,正在物色赴德

留学人选。清华是他的母校,留学德国,首选当然是要懂德文,季羡林呢,他在清华的专修就是德文,而且像他这样从头到尾学了四年的,全班就他一个!这机会,简直是冲着他来的。

  留学德国,他心心念念,想的就是如何挣个博士学位。对他来说,博士不光代表学问,更是金字招牌,有了它,回国好谋个铁饭碗。但规定的期限只有两年(1935年秋至1937年秋),选修的课程又艰难繁复,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无论如何也拿不下博士学位。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37年夏,因为日寇侵华,济南沦陷,他顿时变得有国难回,有家难归。没奈何,只得在德国继续逗留。这本是坏事,民族的空前的浩劫,却从反面帮助了他——也正因为此,他才有了充裕的读博时间,学位固然如愿以偿,学术更是精益求精;老实说,季羡林能有今天,和他在德国的十年攻读大有关联。

  学业有成,不等于饭碗到手,要回国了,季羡林试着走陈寅恪的门路。他认识陈寅恪吗?谈不上,早先只是在清华,旁听过陈先生的课。就这么一点缘分,这一点缘分起了大作用,他选择梵文,就是因陈先生的课而起,他在德国的老师,又是陈先生在柏林大学的同窗,这叫缘上加缘。季羡林这边一封书去,陈寅恪那厢欣然首肯,随即把他推荐给北大。再说北大这方面,掌门人有三位:校长胡适、代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长汤和彤。这三位都是识才的伯乐,掂得出季羡林的分量;加之傅斯年又是季羡林的同乡,汤用彤又是陈先生的

哈佛大学的同窗。种种因素一凑合,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季羡林进入北大,任职副教授,仅一个礼拜,就转为正教授,并且官拜新成立的东语系主任。

  这就叫顺。季羡林在东语系任上,又搭上了清华老同学胡乔木。当初在清华,乔木是如何对他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一心要把他引上革命道路。他哩,胆小,怕事,最终辜负了乔木的热望。但经过几番交道,他也给乔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平解放,建国,乔木旧情重拾,以他的高位,频频向季羡林伸出援助之手。尽管季羡林晚年著文,强调自己如何清高,如何被动从事,事实是改变不了的:乔木,扮演的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2006年8月6日,在与温家宝总理交谈时,季羡林说自己的一生“大起大落”。季羡林这里所谓的“大落”,指的是“文革”中蹲“牛棚”。其实,在一个天翻地覆、鱼龙变化的大时代,任何人的一生,都很难风平浪静。比较起来,季羡林的一生,算得是坦荡顺遂的了;即使“文革”中蹲“牛棚”,不也让他蹲出了一本畅销华夏的《牛棚杂忆》!这样的负负得正,天下又有几人能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