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浔阳江头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1/06 09:08   今晚报

  听着大江交响曲,我忽然想到,就在这个浔阳江头,就在这样的一个傍晚,枫叶泛红,芦花发白,一条航船停在江边,从那里响起了激越而凄凉的琵琶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美妙诗句。这首光耀史册的著名长诗就诞生在眼前的江岸。诗中描述的那个凄凉感人的故事,在后人的心中代代留存。走上浔阳江头,心灵就要被它激起涟漪。

  唐代,有个叫李勃的人,在江边建亭纪念,名为琵琶亭。千多年来,琵琶亭几度兴废,几回迁址,形状和规模都大不一样。明万历年间,迁到城东老鹳塘。清雍正年间,复建于湓浦口,咸丰三年又遭兵毁。现今的琵琶亭,建于20世纪80年代,位于九江长江大桥南桥头的东侧。

  建亭在于纪念,但现代人的观念变了,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四周已有高墙,进门要买高价门票。

  琵琶亭已非一亭,而是一处建筑群。主亭建在花岗岩石基上,朱柱碧瓦,古朴庄重。白居易的汉白玉雕像,竖立庭院之中,他还在那里醉心倾听琵琶女演奏。

  最显眼的,还是大门照壁上镶嵌的毛泽东手书《琵琶行》,那是一幅巨型贴金大理石刻。一篇回忆录说,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夜间练笔,信手写了这首诗,写完后,又随手扔进了废纸篓。秘书田家英发现后,拾起来收藏,才得以保存。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可惜,这并非全篇整书,没有“转轴拨弦三两声”之后的6句。为何脱漏,不得而知。白居易的另一首长诗《长恨歌》,毛泽东也书写过,没有终篇。陕西人把它刻在周至县的仙游寺。那里是《长恨歌》的诞生地。无标题,又不全,只好请臧克家写个题跋,也刻在旁边。有人戏言:此如维纳斯,更有残缺美。《琵琶行》虽然脱漏42字,而在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仍然算得上浩浩长卷。我猜想,是不是书家对《琵琶行》情有独钟?

  浔阳江头夜送客,那一幕发生在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白居易被贬到江州已经一年多了。外放江州,对他的打击很大,讲政治的壮志从此逐渐消沉。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被文学史家分为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界线的划定,就在他踏上浔阳江头的那一刻。

  作家的失意,是文学的收获。诗人的不幸,是江州的大幸。要不然,浔阳江头何以会演绎落难诗人与琵琶女倾诉心声的一幕?后人又何至能听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愤恨和哀怨?

  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种“贬官文学”现象。好些经典之作,传世之作,千古震撼人心之作,出自贬官之手,诞生在作家遭贬之时,这不难理解。作家需要阅历,文学需要激情。大打击,大跌落,生发出大爱大恨,大喜大悲,大作也就在其中孕育。激越的情绪,深重的感慨,凝练的沉思,积之于胸,喷发出来,自然会不同凡响。《琵琶行》称得上“贬官文学”的代表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