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心理透视——用“补偿法”消除社交恐惧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1/08 02:40   北京娱乐信报

  【关注】

  社交前噩梦般的焦虑

  张先生在几次公司餐会上有过一些笨拙的表现,这个周末,他受邀要出席一次酒会,他很担心自己又会发生以前的尴尬。他总是把自己想象成一部恐怖电影里的角色,在这个
恐怖片里,他参加了一个大型餐会,他为邻座的女士斟酒,就在他把酒瓶放回桌上时,不小心溅了女士一身……这个想象总是纠缠着他,让他极度焦虑。

  粟女士为了参加一个婚礼,特别为自己购置了一套昂贵华丽的礼服,可是,她每次为活动准备服装的时候,都会特别担心,原来她总是设想着在活动中会碰到另一位女士,居然和自己的穿着完全一模一样的服饰……

  在赴约之前,我们应该想象活动中的一些情况,但是像张先生、粟女士这样具有“社交焦虑倾向”的人想象活动中的意外情况没有错,只是一点,每当他们感到“社交焦虑”的时候,他们都是在想“一旦(如果这种事情发生的话)……大家会不会以为我是个大笨蛋?”

  【分析】

  低挫折容忍度是焦虑之源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赴约前的焦虑心理,不都是因为想到在宴会中自己可能出现差错,而导致众人的嘲笑。社交焦虑还有另一种形式,它存在许多人的观念之中,叫做“低挫折容忍度”(LowFrustrationTolerance,LFT)。这个“低挫折容忍度”背后的基本观念是:1.“生活必须是轻松简单的,并且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来进行,而不要有太多的麻烦和困扰;如果不是那样,我可就惨了,而这是我无法忍受的。”如果你依赖于这种观念,就会陷入巨大的心理困惑里,心理学称之为“舒适陷阱”。

  2.“我必须要舒服才行。”

  3.“我绝对不能焦虑。”

  4.“我必须随时随地都能冷静,集中精力。”

  以上这些观念只要在你的心中升起,你立刻就会对周围的事物感到不满,感到自己很不自在,此时,你就会受到焦虑的侵袭,你不仅会对自己焦虑,而且还会为自己的焦虑而焦虑呢。社交活动由于是人际交往的一种主要形式,面对即将进入的高密度的人际环境,具有低挫折容忍度的人自然会格外焦虑。

  【建议】

  用“补偿法”化被动为自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普利麦克(Davidremack)为解决社交焦虑而提出了“强化原则”,他发现,如果一个人因为做了以前认为是困难的一件事,因而受到了“补偿”(或报酬),那么这种行动就会变得容易起来,并且这个人觉得补偿(报酬)对他而言既容易又好玩,那么原本让他感到困难的事情不仅会变得容易,而且他还会自发去做。

  比如,你不喜欢给老板写特别报告,你却很喜欢和三五个朋友一起去喝酒,为了完成工作,你不妨把和朋友喝酒放到起草报告之后,当作对自己的一种“补偿”。如果你经常这样安排,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喜欢给老板起草各种特别报告了,很快,用不着什么补偿,你就会自发地去完成它了。

  完成家庭“心理作业”

  中国人太熟悉“家庭作业”了,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会给每个来访者制定家庭作业。把补偿原则落实到实际生活里,就需要家庭心理作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事先要许下承诺,可以使得“食言”变得很困难。然后去实施自己的计划,并且将你的决定告知朋友,请朋友来监督你。在每次社交活动之后,都安排自己所喜欢的内容,读一本喜欢的小说,或是与爱人亲密缠绵等等,让社交回来的你得到美好的“补偿”。在作业本上详细记录自己的变化,特别是你自己开始不用补偿而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的情况。

  最后,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偶尔也会完不成家庭作业,你还是会对某次社交产生悲观的预计,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是巨大的焦虑。就算如此,你也不必严厉自责。

  心理咨询师建议你这样对待克服社交焦虑的家庭作业——我要是能完成这些功课,那我就会受益无穷。因为除了这种方法,我是无法从愚蠢的焦虑中获得解脱。可是,就算我没有能够完成这些作业,我也不是无可救药。重点在于:“如果我能完成这些功课,我就能够过更快乐的生活;并且,由于我没有什么理由不做这些功课,来提升我的生活之质量,所以,我最好赶快加油,好了,我不能胡思乱想了,赶快做好它,我就没事了。”

  王宝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