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字 > 正文

棒喝时代:胡适预用洋学位包装自己的道德辨析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1/16 15:25   今晚报

  毛遂在无人赏识的时候,敢于站出来充当自己的说客,把自己“包装”一番,得到主人的重用,其行与国人之“中庸”、“不当出头柱子”等通行的信念诚已背道而驰,这种“包装”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解决了重大而棘手的难题。

  但假如他腼腆、对自己没有自信或者不肯“出头露脸”,沉默不语,情况又怎样?

  所以,一旦机会来临、条件成熟时,我们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信心,果断地站出来,展现自己,让大家知道非“我”莫属,从而获得有利的资源和力量,不能再谦虚了,这时还谦虚,就有点犬儒主义的意味了。

  不过,毛遂属于上古之人,他的做法在后来的人看来,恐怕过于直来直去,棱角分明。

  那些后人,也就是经过孔门“中庸化”改造以后的知识人,去掉了“毛遂”头上的一层“毛”,“遂”知道君子、客气和谦虚了。

  可这并不意味以后的人从此没“毛”、脱离

动物世界而高度觉悟,不肯自我吹嘘与包装了,他们决不,而是学会了法家的权谋之道,学起了“奸诈”、“狡猾”或者绕弯子!

  在这些已经成功过的人士那里,值得一谈的是诗人贾岛。

  他的名字真好,“贾岛”者,“假道”“借道”也,“君子擅借于人”,贾岛所“假”的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他为早日出人头地,特意给老夫子出难题,拦在韩愈必经之地,故意堵住他的道儿,引得韩愈的手下拿住他讯问:你走路怎么不带眼睛,韩大人轿马经过,为什么不早早回避?

  贾岛刚刚惊觉过来似的,说:我正在作诗,吟有一句,不知道用哪一个字好,正琢磨呢,不意撞到了大人。

  韩愈听见后,忙好奇地打听是句什么诗。

  这一下正中贾岛的本意,说:我刚刚得到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不知道用“推”好呢,还是用“敲”,我实在拿不准。

  韩愈陷进贾岛的“圈套”,帮助他“推”“敲”,贾岛借此一夜成名。

  因而,贾岛“包装”自己的方式是深藏不露的,一般人学不好也学不了。但它的确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

  “包装”自己既然还有点好处,那么今人还时兴吗?

  单表胡适“博士”。他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就收到

北京大学的聘书,赶忙匆匆回国,连学位也没拿。回来以后,为了表见不凡,他再而“大言不惭”地提前十年预用“博士”头衔,成为当时北京大学惟一的“博士”。这行为即使在今天的君子们眼里也是不符“道德”的,不但不被理解,反受多人诟病。

  至于笔者,我极为同情胡适,理解胡适,因而认同了他的做法。

  胡适预用洋学位包装,从一贯遵行的“道德”层面看,似乎有损夫子之道,不过,在当时那个老人治国的土地上,它倒的确唬住了一大批的新、老学究们,使少年胡适曝得大名,占住了有限的资源空间,施展才学,最终遂其所愿,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如若太“老实”,和旁人毫无不同,他还能“唬人”吗?唬了有人听吗?他还可以开风气之先、领引风骚几十年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