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全球变暖:为时未晚 | ||||||||||||
---|---|---|---|---|---|---|---|---|---|---|---|---|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2/05 16:57 新京报 | ||||||||||||
气候专家联合发布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 坏消息出炉。巴黎时间2月2日,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出炉。报告预计,到2100年,海平面大幅度上升,上升幅度在18厘米到59厘米之间,温度也将上升3摄氏度。中国、澳大利亚、美洲等地区将面临干旱威胁。 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听到关于气候的坏消息了。可是,此次来自权威机构的警示,不得不让我们绷紧那根弦:我们身处的世界开始了一个气候变化的极端时期。气候变暖,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
工业生产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在未来几十年内,图瓦卢可能因为海平面上升而消失。
牛群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
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图为CO2排放示意图。
《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中的气温上升示意图。A1为高经济发展情景,人口得到控制。此情景包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A1FI)、不使用化石燃料(A1T)、能源种类平衡发展(A1B)。A2是低经济增长情景,人口持续增长。B1假定各国对环境保 护形成共识,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B2同B1类似,但强调区域的发展。人口增长处于中间水平。图表右侧表示气温上升幅度。 0.5度的差别 与第三次《评估报告》相比,新《评估报告》中的未来100年升温上限上涨了0.5度。全球变暖的趋势比科学家们之前预测的还要明显。 在过去的一周内,各国的气候学家及相关专家云集巴黎,就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一些具体表达进行最后讨论。评估报告终于浮出水面。 不过,这次发布的仅仅是该报告中第一工作组的报告《决策者摘要》。第二工作组、第三工作组的报告也将于今年4、5月逐步公布。其中,第一工作组主要研究气候变化的情况:从科学上分析气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会有什么变化;第二工作组重点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农业、经济、生活、沿海地理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第三个工作组研究的则是对策:面对如此的气候变化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到底各个国家和全世界该采取何种对策。 进入今年1月以来,关于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的消息便成为该组织官方网站的“头条新闻”。网站提供了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一个报告框架,其中包括气候变化的历史评估,大气层和辐射的变化,雪、冰、冻土的变化;海洋气候变化和海平面;气候变化与生态圈的关系;气候模型及所给出的评估;全球气候项目、区域性气候项目等11个部分的内容。 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本世纪末,也就是2099年,温度上升幅度至少达到2度,最高可能达到6.3度。而此前该组织在2001年发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5度和5.8度,升温上限上涨了0.5度。从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开始,就参加这项工作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广玉指出,预测结果的差别由不同的情景模式导致,但这还是显示“全球变暖的趋势比我们之前预测的还要明显。我们也有更多的事实证明第三次报告关于全球变暖的说法是正确的。”石广玉介绍说,IPCC通常使用六种情景模式进行气候变化预测,这些模式包含了温室气体排放、人口增加等各种情况。在B1情景模式(温室气体低水平排放)中,研究者预计到2099年,全球温度上升水平在1.1度-2.9度间,平均值为1.8度。在A1FI情景模式(温室气体高水平排放)中,升温范围上升到2.4度-6.4度之间,平均值4度。在科学家眼中看来,这些都属于设想的情景,不确定性很大。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一旦被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就会持续存在。因此,在未来20年内,每10年气温肯定会升高0.1度-0.2度。 报告对于过去的气候变化幅度也有了一些与此前不同的结论。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从1901年到2000年,气温上升范围在0.4度-0.8度,平均值为0.6度。 而到了第四次报告则指出在过去100年内气温上升范围在0.56度-0.92度,平均值0.74度。 这两个数字前后相差0.1度,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差别仅仅表示2001年到2005年这5年相对比较温暖而已。不过,在石广玉看来,这些观测的结果还并不能给出一个统一的结论。通过统计数据来看,近150年以来,气温上升是比较平稳的。如果观察范围缩小到最近50年,上升曲线的斜率就变大了。而如果仅考察最近5年的温度上升曲线,斜率更大。 气候变暖的速度正在加快。 “与六年前相比,我们并不吃惊。”美国生态学家斯泰芬·朗宁(StevenLanning)表示,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出来时,对大多数人来说“气候变暖”还是一件新鲜事,但六年以后,公众对新评估报告的反应或许只是“哦,我知道了”而已。他一再强调,事实上温度上涨的速度一直在挑战人类社会的生存底线。 不仅仅是暖冬 暖冬成为这些地方民众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最直接方式,不过,气候变暖还将带来海平面上升、干旱等。 2006年入冬以来,世界多个地区———西欧的大部分地区、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美国东部、中国北部陷入了“暖冬”的困惑。暖冬成为这些地方民众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最直接方式,不过,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却不止于此。 早在2005年,已有科学家发出警示:北冰洋在未来100年内将出现夏季冰融。这在过去的1000年内从未发生过。现在,这种巨变的情景可能要提前上演了。据最新的估计,到2050年,阿尔卑斯山的瑞士部分将不再覆盖冰雪。各地的冰川将加速消融,这将直接导致海平面的上升。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根据科学家观测结果推算,预计到2100年,海平面将至少升高18厘米,甚至可能达到59厘米。 事实上,这样的言论并不罕见。1月《科学》杂志也曾报告过有关气候变化的论文。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预计2100年,冰川(尤其是格林兰冰盖)消融后,海平面甚至可能上升超过16厘米。 海平面迅速上升,海岸线将因此被改变,无数的小岛将被废弃。南太平洋的岛屿国家图瓦卢就面临因全球变暖而消失的危险。这个仅有1万多人口的国家,领土最高点仅海拔4.5米,一次大规模的潮汐就可能淹没它。在马绍尔群岛,当地人不断加高堤坝以抵御上升的海平面。不过,不知道人类加高堤坝的速度,能否赶上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根据评估报告,未来100年内,全世界将有700万户沿海居民的房屋因为海平面升高而被淹没。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岸线的文物将首当其冲。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的汤姆·唐宁(Tomtanning)在此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警告说,在欧洲,高盐度的海水正在侵蚀西班牙都娜娜(Donana)国家公园的湿地;在非洲,肯尼亚唯一的文化遗产,建于12世纪的拉姆古城(Lamu)可能被海水吞没。 干旱是全球性气候变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根据评估报告,包括中国、澳大利亚、欧洲及美洲在内的部分地区将在未来一个世纪内出现严重的干旱,因此而面临缺水问题的人口将达到11亿至32亿,其中2亿至6亿人将面临食物匮乏的局面。 台风“碧利斯”、“桑美”接连突袭,特大旱灾“烤”验重庆四川。放眼全球,类似的灾害天气也屡屡出现———刚过去的2006是个重灾之年。 IPCC的报告却指出,灾害天气还刚刚开始,在21世纪未来的几十年里,尤其是21世纪末,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将会呈上升趋势。 美国国家气候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克劳迪亚·提芭蒂(ClaudiaTebaldi)指出,同平均气温升高相比,突发的极端天气对人体健康、农作物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更大。 更严重的是,也许我们还将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寒天气———印度上空飘起了雪,东京被冰雹统治,纽约市被淹没在水中———电影《后天》中惊人的场景在一些科学家的原理推算中,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盖迅速融化,进入海洋。这些新增的海水盐分很少,这使上层海水的盐度发生变化,并降低海洋环流速度。这样的结果,切断了从赤道地区携带温暖海水到达北半球的热盐湾流,北半球的温度便迅速下降,新的冰期由此出现。 “电影《后天》的名字也翻译成‘过了明天你在哪’。”石广玉指出,这是每个人都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也在变暖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降水将大幅度减少。而我国的华北地区正处于这一地区范围之内。 对研究气候的学者来说,气候模型非常重要。10多年来,中国的气象学家一直积极地参与IPCC评估报告制定工作。目前,已经有两个中国学者制作的全球气候模型被纳入IPCC的评估报告中。其中,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制作的“大气海洋耦合模式”,在第一次评估报告的补充部分就已经被列入。而最新一次评估报告中,中国气象局的全球气候模型也被评估报告纳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宗慈一直参加了IPCC中国专家组的工作。她指出,全球变暖是个大趋势,中国也不能幸免。“现在的冬天都比较暖和了,只有年长者才知道冬天会冷到怎样的地步。”“中国最近100年里,气候变得越来越温暖。近50年来,中国地区气候变暖的平均幅度比全球变暖平均水平还要高0.6度-0.9度。”赵宗慈指出中国的变暖也分区域:华北地区变暖的速度非常快,华南地区就不是非常明显,而四川盆地的气温状况则呈现变冷的趋势。 中国的气象研究人员根据IPCC报告经常采用的全球气象观察站点转换成网格点资料,制作出4条中国地区气温变化曲线。大体来说,近百年气温线性变化水平在每100年0.12度至0.18度之间,而1950年至1999年这50年中气温线性变化趋势更高一些,达到每50年0.16度至1.11度。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预测减灾司司长宋连春指出,中国气象局通过研究得出,2007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4.5摄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4摄氏度。其中华北地区气温偏高尤为明显。而2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至于降水,1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 而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出来之前,中国的气象学家们就普遍推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地区将面临降雨减少的问题,出现严重的干旱灾情。石广玉指出,在此次评估报告的“区域性气候变化”这一章节中,也有专门论述中国气候变化的情况。报告的基本结论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降水将大幅度减少。而我国的华北地区正处于这一地区范围之内。同时,我国西北地区的降雨则会增加,西北地区的气候将由暖干性变为暖湿性———不过,这一变化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之后,才能明显觉察到。 对于这些推论,石广玉指出其间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为降水通常都与云的构成与运动有关。评估报告只能估算气候的大致走向,却无法预测未来100年相关地区的云层变化情况,因此报告中提到的降水状况,仅仅是一个预计量而已。 节能降耗,人人可为 积极节能降耗,遏制全球变暖势头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一个人的手中。 新的评估报告明确提出,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而温室气体的排放,则是气候变暖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所谓温室气体,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CO 2)、甲烷(CH 4)、氧化亚氮(N 2 O)、臭氧(O 3)、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等。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就已经明确,全球变暖可能使20世纪成为这一千年内最暖的世纪,这主要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有关。新的报告显示,温室气体的作用更为明显。而自然原因的影响力却有所减少。石广玉指出,新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原因的评价,基本体现了目前人类面对的主要问题,“很难会有颠覆性的改变”。 人类活动显然是温室气体生成的最主要原因,它们来自于工业时代以来的人类活动:人居、建筑、交通、生活用电器等。而甲烷则与牧业有关。以牛为代表的一些动物有反刍的习性,它们的消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甲烷。这些气体以屁的形式排放到大气当中。在新西兰等国家,大规模饲养的牛群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 “如果我们人类停止使用化石燃料,那么在我们有生之年,所谓的气候变暖所引发的干旱、水涝、一系列极端气候事件可能都不会发生。”提芭蒂无情地道出了这个真理。专门负责IPCC语言统筹的工作人员马尔曼(Malman)也指出,新报告把更多的“罪过“放在化石燃料的使用上,这种肯定性达到了90%。”而在2001年的评估报告中,研究人员所采用的措辞还仅仅是:有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 当地时间2月1日19点55分,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上的20000盏灯完全关闭;在意大利罗马,圆形大剧场关闭照明,渐渐融入夜色;西班牙马德里,自然女神中央广场上的阿尔卡拉门也准时关灯。 为了响应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发布,欧洲多个城市发起断电5分钟的活动。这个象征性的活动,提醒公众、媒体以及决策者意识到浪费能源的危害,从而积极参与到对抗气候变暖的全球性行动中来。与此同时,环境保护者在埃菲尔铁塔上拉起了一条写着“为时未晚”字样的条幅。 积极节能降耗,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调整室内温度,增加非化石能源的使用,其实遏制全球变暖势头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一个人的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