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滚动 > 正文

专家写作卖不过草根作品 文学鉴赏类图书草根别样红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2/11 00:44   北京娱乐信报

  《当年若只如初见》悄无声息地卖了10万册,《于丹〈论语〉心得》至今已卖到了惊人的210万册……从去年年底开始,古典文学鉴赏类图书突然走红,令人猝不及防。这类图书为什么会走红?有什么特点?

  

  现象

  文学鉴赏类图书市场渐热

  年仅22岁的安意如的《当年若只如初见》与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只是古典文学类图书走红的典型例子。其实,从去年初开始,众多此类图书已开始冲击图书市场。

  去年下半年,中国人民大学推出了金性尧的《三国谈心录》,包括“曹操心事”、“三国风云”、“绝代美女”三大部分。作者史力深厚,被誉为“北季(羡林)、南金(性尧)”。去年12月,该社还推出了綦彦臣的《历史上的三种人——皇帝·官吏·草民政治博弈真相》。从去年5月开始,东方出版社也推出了解读古典文学系列,包括《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刘扬体细解经典中的爱情》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的作品《康震品李白》。

  观察

  专家写作卖不过草根作品

  成功运作《于丹〈论语〉心得》的中华书局,用在古典文学鉴赏类图书的精力更是不遗余力。去年11月,他们推出了资深红学家周汝昌的重要著作《献芹集:红楼梦赏析丛话》,该书并非专门的大众读物,也有研究史料价值。去年9月推出的《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是一部讲解唐宋诗词的普及读物,而红学家蔡义江在2001年推出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已出到2版九次,印数突破了4万册。

  这些专家写作的文学鉴赏类图书销售突破1万册已经不易,不仅与于丹的210万册相比,就与安意如《当年若只如初见》的10万册相比,也差距颇大。因此,此类图书的销售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同时古典文学赏析类图书,专家写的反而不如草根类作者写的卖的高。

  探因

  学术化写作普通读者难接受

  “浮躁的当代人需要一些精致的东西来滋养自己。”杨文轩表示,像安意如这样的非专家作者,她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不会去严格考据字句,但注重阅读体验,这恰恰适合了大众。人民文学出版社著名策划编辑孙顺临也认为,于丹走红是因为她切入的路子正确。“大众对古典文学是渴求的,有兴趣的,但之前很多学者的解读过于学术化,老百姓读起来有困难。”

  曾推出《华美的大唐碎片——另类全唐诗品读》等作品的江湖夜雨指出,古典文化或文学鉴赏类图书的走红,也造成一些混乱。他引用《尊经阁记》中的语言批评说,于丹的东西“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给人们的思维带来了混乱,“戏说就戏说到底,正说你就要符合史实,说《论语》就要符合孔子的初衷。”杨文轩的看法就相对宽容。“这其中当然也有很多问题。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完美的,图书读者的分化越来越细,不同风格的书适合不同的读者。”

  信报记者 张守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