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斤澜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3/16 14:27   新京报

  老舍说:“在北京的作家中,今后有两个人也许会写出一点东西,一个是汪曾祺,一个是林斤澜。”这是1962年的话了,但预言得到了印证。汪曾祺和林斤澜是当今文坛响当当的人物,其优秀作品堪称经典,大概没有人会反对。不过,两老作品风格不同,汪曾祺拥有大量的读者,而读林斤澜作品的人相对少多了,好像有些曲高和寡的意思。这点,林斤澜自己也常感叹。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关于汪曾祺的传记和研究也就多些,林斤澜的传记则至今才有第一部———《林斤澜说》。

  此传作者程绍国和林斤澜同为温州人。1957年,林斤澜的九妹林抗、妹夫潘大平双双落难,下放到程绍国的村庄双溪。因缘际会,文学青年程绍国因此得以认识林斤澜。1979年,林斤澜重回故乡。在双溪,林斤澜对妹夫潘大平说:“叫绍国抬一缸酒来,我们慢斟慢酌,恐怕还说不好写作的事。”此后二十余年,程绍国与林斤澜亦师亦友。在林的指点和推荐下,程发表了多篇散文和小说。而林每一次回温,都由程照顾和安排行程。程绍国对林斤澜为人为文相知甚深。因此,为林作传,程绍国无疑是合适的。

  顺便提一句,林斤澜对家乡晚辈提携颇多。最近《江南》杂志专题讨论“温州文学现象”,说小小的讲经济的温州竟文学艺术创作人才辈出,我想这与林斤澜等前辈一贯支持不无关系。

  《林斤澜说》不以传主生平为序,写法散文化。如一部电视纪录片,并擅用长镜头表现。所列十一章,均可独立成篇,多记林斤澜与师友的交往,与沈从文、老舍,与汪曾祺,与高晓声、沙汀、艾芜……

  夜读《林斤澜说》,常禁不住感慨世道艰难,人性之美。当然,程绍国写了很多别的作家,有些提法林斤澜或许未必认可,但这一切意在林斤澜,意在表现其生存智慧和高明的创作。更为可贵的是,《林斤澜说》所述近五六十年中国文坛的人与事,都以人性和谐为立足点。所以,这是一部不是传记的传记,是一部有意味有特色的传记。

  沈从文与林斤澜聊写作,提起刘绍棠写景爱用“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大地回春”、“风和日丽”等语,沈从文直摇头,问:“刘绍棠呢?他看见的春天呢?他在哪里?”有教育家自费出版散文集,向林斤澜索序。林以为其文章无个性,亦以此典故回敬,借沈从文口问道:你呢?你在哪里?你的春天呢?你的感觉?你的个性?这是《林斤澜说》提到的故事。而我愿以此故事向个性之林斤澜及《林斤澜说》致敬。

  □方韶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