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耳不绝浮躁事 何人安读圣贤书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4/22 01:50 新浪文化
<
作者:罗仁基 p> 春天,是一个让人心动的季节。若在古代,有识之士,又在青灯之下品味书香了。然而今天的人们,在踏青赏春之余,又在做些什么呢? 从去年开始,中国人读史,听史的热潮日趋高涨。而今年"两会"其间,一些专家学者提出设立"国家读书日",以唤起人们更多的读书热情。表面看来,两者有些矛盾,让人不解。正像北京长安街北侧的西单图书大厦总是人头蹿动,熙熙攘攘,而南面的"三味书屋"常是门庭冷落一样。 其实,细细品来,两者并不矛盾。前者读史,听史之人多为三十五岁以上,而设"国家读书日",大概则是针对二十至三十五岁年轻人。至于北京首屈一指,热闹非凡的西单图书大厦,若和人口总数相比,就不觉得什么了。而置身闹市之中,静默坚守的"三味书屋"则有可能才是中国人读书热情的真实写照。 如今,无论该不该设立"国家读书日"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毕竟阅读是一种自觉自愿自主的行为。重要的是中国独生子女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在这个基础上探讨读书问题,才会别有一番意义。 眼下,国民阅读危机已经从一个行业话题演变成为公共话题。时借"国际阅读日"到来之际,有关媒体做了一项调查,中国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工作日为5小时以上,休息日则超过8小时。虽然公众闲暇时间整体上在增加,但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阅读报纸和书刊的时间都有所减少。据该媒体报道,中国读书的人数正在逐年减少。去年,只有51。7%的识字国民读书,这一比例比5年前下降了8。7%。同时,人们读杂志的比率更比5年前下降了一半之多。另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连续六年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从2005年以来已经低于50%,中国人每人每年平均读书不足5本。中国孩子年阅读量5000字,而美国孩子的年阅读量是3万字。 不过,有些人把这些归咎于娱乐方式的"多元化"。随着电视、互联网、电子游戏等娱乐手段的增加,自然要分散人们的精力。但这显然不是一个让人心悦诚服的理由。 另外,还有一个饶有兴趣的现象:在商务飞机上,西方人读书的最多,国人看报的不少。这说明什么呢? 是否说明人家总体心态比较平稳,能静下心来,品味一些"厚重"的东西。而我们则疲于忙碌,心际难平,似乎只能享受"文化快餐"! 当前, 二十以上的年轻人正是一个人的黄金年代,也是吸取"营养",大有作为的最佳阶段。他们这一代人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口的食品和思想以及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伴随他们长大。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着家庭重点的教育和主要的资源。可不知怎的,精神领域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充实,以至于街边报亭光鲜亮丽的时尚杂志和网上经久不息的"八褂"新闻总是远远大于书籍和知识对她(他)们的吸引。 不能否认,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于很多人来说,书本阅读自然不再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惟一方式,网络阅读正在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可为数可观的年轻人在网上不是读书,也不是获取资讯,而是消遣,找乐,以至于脑子里本应求知探索的领域,却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垃圾。 为此,外界做了一个有趣儿的比较。当美国网民用个人电脑发送邮件、搜索信息的时候,中国的一些年青网民却在即时QQ、联机打游戏,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年轻人讲究"挑战", 中国年轻人爱谈"风险",人家注重"探索",我们忙着"学习",那边论坛ET跟帖的多,这边"华山论剑"的不少。 古人云: "开卷有益",而且"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实,读书是蛮有魅力的。既能收获知识,又能享受清明与安宁,既能感悟思考的力量,又能感受高尚的灵魂。的确,读书对于和谐社会有着很高的正面效应,也对个人的职业反展大有裨益。调查表明,在阅读文学作品的人中,做志愿者、从事慈善工作、参观博物馆和看高雅演出的人数要比不读书的人多3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要比不读书的人多两倍。年轻时读书,读好书,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能坐下来安心读点书的年轻人正变得越来越少。社会也确实缺少一些必要的氛围。 一些人看到眼花缭乱,浮华升腾的社会,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物质上的积累,忽视知识层次上的提高,片面地认为阅读是"纸上谈兵",脱离现实,也正是这种思想使他们远离书籍,随波逐流。 难怪有些一些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大声疾呼: 疏于阅读、追求物质的浮浅心态,是国人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如此下去,缺少知识,忽视科学,会使一些年轻人越来越缺乏想象力,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鸡肋"!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