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学语文课改:汉语地位的再次聚焦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6/07 14:25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龚丹韵

  虽然教育部辟谣说,只是“希望”高校能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不是“硬规定”,然而舆论依然滔滔:叫好者认为英语长期鸠占鹊巢,此乃扬眉吐气,何妨硬一把。怀疑者却认为教育思路不改,设课也于事无补,又何必等上了大学才给语文补课?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贩夫走卒都能使用的母语,我们究竟该教大学生什么?汉语到了需要“捍卫”的程度了吗?

  龚丹韵:您觉得大学语文课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张新颖:大学语文课最初叫“大一国文”,在以前的大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上世纪50年代初一度被取消,直到1978年重新开设。长期以来国内各高校开课的情况很不平衡,大学语文成了高校里“可以最不当回事的课”。原因很简单,大家每天都在说母语,已经对它非常熟悉。完成基础教育的大学生,何必再来听母语课内容呢?

  但是课没能上好,并不等于大学语文课不必要。用母语说话,实在太自然而然了,所以汉语就像空气一般,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大学语文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年轻人对汉语的自觉意识,增加对汉语的感性了解和责任心。汉语还有很多学生以前不知道的魅力,老师需要把语文的惊奇感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汉语中的文化之美,更深层地理解母语,理解中国文化。

  龚丹韵:这样岂不等同于人文课?

  张新颖:前几年确实有一些改大学语文课为人文课的呼声,但我觉得两者并不完全一样。所谓人文,范围太大,哲学、历史、文学的课程都可以算是人文课。培养人文修养,不是一门课程一个老师的责任,而是所有人文课程都要以一贯之的方向。语文虽不像数学那么精确,但还是有实在的工具性内容。我们需要在人文性和实用性之间作出平衡。

  龚丹韵:既然如此,选修其他人文课程也一样,还有必要全体必修大学语文课吗?

  张新颖:先拿我们正在编的教材举例,第一部分是重新发现母语。告诉你为什么有些话这样说而不那样说。现代汉语会成为现在的样子,可以从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汉语译文的发展脉络中找到清晰的线索。有了这样的历史视野,才能更好地感知母语,用好母语。第二部分是好文章。什么才是好的语言运用?不是中学语文那样简单技术拆分、盖棺定论,大学语文应该把汉语各种各样的美好表达都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进行审美体验。课程所要做的,就是把感性的过程尽量保留、延长下来,由此培养年轻人的语感。

  只要身在中国,我们就一直会被汉语所包围,永远不可能摆脱汉语的影响而生活。听读思考也好、日常交际也罢,对汉语的学习和运用,将贯穿人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语文对汉语审美的培养,何其重要!

  龚丹韵:

复旦的汉语比赛中,中国学生曾输给过外国
留学
生,之后此事就常常被用来证明“大学生用不好汉语”。您觉得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究竟怎样?

  申小龙:这是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那次比赛得奖的是新加坡学生,本就来自华语地区。我方学生没有输在汉语使用规范上,而是输在母语承载的

传统文化上。如果从日常用语来评判,我并没有感到大学生的母语水平有多差。我教的语言与文化课,是面向全校的公选课,每学期200多个学生,来自各个不同专业,他们用生动的文笔告诉我,这门课让自己回到很温暖的语文感觉,令我大受鼓舞。年轻人还是非常热爱母语的,只是专业细分之后,理工科学生开始远离语文,也没时间看人文书籍,人的思维渐渐随专业课程变得工具化。这仅仅是大学课程设置的问题。

  龚丹韵:近几年孔子学院在国外遍地开花,然而汉语的国内地位似乎与日俱下:有人提倡“本土开会一定要用汉语而不是英语”,有人质问“英语不合格不能毕业,汉语不合格就能毕业了”等等。我们真到了需要“捍卫汉语”的地步了?

  申小龙:确实,“捍卫汉语”如今成了热门话题,保护汉语的纯洁性,已经被提到了民族认同感的高度。然而究其原因,大多却是在指责年轻人的网络语言,这是我不能认同的。

  网络语言让人看不懂,不代表就在破坏汉语原有的表达习惯。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人人都会选择有表达功效、别人能听懂的语言,只要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在运用,那么这种形式的语言就是合理的。传统人士对网络语言的担忧我可以理解,然而语言的发展很难人为干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回顾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白话文起步,正是因为文言文单字的弹性太大,语法的结构化程度不强,表达不了西方的科学思维,因此才以语言的改革开路。同样,在中国转型期,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而当代汉语的形态在网络上急剧变异,各种新的语汇、语用、甚至语境,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年轻人用自己的形象思维,创造了马甲、板砖等新词汇,有时连网络符号都会成为口语。这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语言拥有自我净化功能,最后保留下来的总是最具效果和交际功能的,不合理的语言形式会自生自灭,实在不必把网络语言当作洪水猛兽。看不惯网络用语,正如五四时期看不惯胡适的语言一样,不过是时代转型期语言发展的必然现象。

  龚丹韵:那什么才是当代汉语需要担心的问题?

  申小龙:不是能否规范使用汉语,而是汉语的工具化表达,使得传统语文的优势正在渐渐丢失。

  汉字和世界上所有其他文字都不一样,它是表意文字。文字的形状本身就包含了事物的意义。中文表达,必须充分利用汉字形音义的丰富可能性。26个字母组合的拼音文字,无法具备这种特征。古代中国的辽阔版图上,曾经方言混杂,言语异声,是表意的汉字牢牢维系住了这条东方巨龙。因此,中国最基本的文化概念都蕴含在汉字中,甚至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在汉字的基础上生发而来。比如“孝”,英语中没有现成的词,所以西方人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是怎样一种情操。此外,汉语还是一种高语境语言,形式简单而言外之意丰富。对言外之意的理解默契,正来源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背景。

  今天,汉语的规范越来越向英语靠拢,追求精确表达的同时,传统语文的诗意、意境,正在“欧化”倾向中渐渐逝去。人们对汉字的丰富联想、美好感受渐趋迟钝。当代人已经不太知道什么样的汉语才是最好的汉语(简单说,音乐性强的汉语是好的汉语),无法区分什么是工具性的汉语,什么是人文性的汉语。这是我最担心的。

  正如西方的理性逻辑,是从他们严密的形式语言体系中发展而来(如界限明确的主谓宾划分),汉语也有其自身的东方思维特征。不同的语言编码过程对每一个民族的思考模式、文化形态都影响深远。母语的传统优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不能轻易丢弃。

  龚丹韵:那您觉得何谓“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

  申小龙:就是通过母语,能够让自己的观察、思维、感情具有深度,体会汉语的优雅。我们现在的学生会说“我灭了你”“我废了你”,却不再会说“虽千万人吾往矣”;爱说“拜拜”,却不再说“再见”,其实后者比前者多了好几分内涵。现代语文表情达意,往往脆弱而肤浅。

  当然,语言的简化是不可逆转的整体趋势。在现代化、全球化的环境下,不只汉语,就连英语,也因为日渐成为全球交流的工具,渐渐丢失了英语文化中的精华,只留下工具化的表达。每个国家的民族语言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苦苦挣扎。面对拼音文字和欧化的冲击,汉语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也要努力传承传统语文的精华,使我们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迸发新的生命力。这才是我由衷期盼的汉语发展方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