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彩”剪纸讴歌改革 中阳特色文化闪耀京城

11月22日的人民大会堂重庆厅热闹非凡,“中阳·全国剪纸艺术大展”在此举行

11月22日的人民大会堂重庆厅热闹非凡,“中阳·全国剪纸艺术大展”在此举行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结合我国农民、农村、农业的现实状况,以广大农民之手,用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剪纸形式,反映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丰硕成果,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和农民大众的精神面貌,11月22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吕梁市委和中共中阳县委、中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古韵新彩—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阳•全国剪纸艺术大展”优秀作品集》首发式暨中国剪纸继承保护基地论坛于今天上午9:00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原国务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出席了这次活动。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全国妇联、全国记协领导及活动主办单位领导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建民,中共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吕梁市人民政府市长董洪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中共中阳县委书记成星明,中阳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志安等同志到会,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50多家权威媒体记者和国内民俗专家、艺术权威、民间艺术家共200余人参会。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以及各界嘉宾出席了此次盛会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以及各界嘉宾出席了此次盛会

  这次活动的牵头发起单位中阳县,1992年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阳民俗剪纸,是植根于黄土地上的一束艺术奇葩,被我国及日、韩历史、民俗届誉为农垦文明的最后遗存。2006年,中阳剪纸还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中阳县位于黄河流域中段,黄土高原腹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古老而绚丽的黄河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阳文化特色。根植于这块黄土地上的中阳民俗剪纸,承载了远古文化的遗存,蕴含着秦汉艺术的风韵,其作品古朴厚重、粗犷野拙,文化内涵丰富,信仰意识浓厚,地域特点鲜明,民俗理念淳笃,积淀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理念和思维意识,折射着中华民族艺术历史的倩影芳踪,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近30年来,伴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阳县把建设煤炭大县、钢铁大县、文化大县做为“五新”中阳建设的重点工程,把全方位发展民间艺术做为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中阳民俗剪纸艺术得到了有效的挖掘传承和发展,文化底蕴更为浓厚,艺术造型更为精美,群众基础更为广泛。1986年,全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现场会)在中阳召开;同年,庞家会村被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1992年中阳县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中阳剪纸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民间艺人王计汝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剪纸)十大传承人之一;同年9月,面向全国的首届剪纸艺术节在县城隆重召开。多年来,一大批剪纸精品多次在海内外各级大展中获奖和展出,在国内外形成了中阳剪纸的文化品牌效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