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字 > 正文

棒喝:不让中国人做“龙的传人”是极度媚外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05 11:50   羊城晚报

  谢浮名

  因为西方文化中的“龙”是一种恶兽,于是有人不准中国人作龙的传人了!

  12月4日的新闻晨报报道,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的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据说
,“考虑到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

  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西方人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将塑造代表中国国家新的形象标志来代替龙。

  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

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然而,吴友富们要改变它了,就因为在英文中,有一个这样的东西:“Dragon”,据说是西方人认为的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在中西交流之初,人们无法找到一个意义近似的西方语词汇来翻译“龙”,于是,就把“Dragon”和形象化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的龙等同起来,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还在英美处于蛮荒时代,龙的形象早已矗立在世界,为了迎合这些后起的文化而废除龙的形象对中国的代表作用,这种心理实在奇怪。这就好比在封建时代,霸道的封建帝王为了避讳,不准人家使用他的名字,连带与他名字有相似之处的古人也要改名字。汉朝的刘询把先秦的大思想家荀况改称为孙况就是一例。

  在汉朝皇帝刘询而言,为了树立自己的独尊地位,这么荒唐地改古人名字,还可以理解,而现在居然由称作中国人的吴友富们不准龙代表中国,媚外到了这个地步,也可以说是开自古以来未有之恶例了。

  人家对龙是否有偏见,笔者浅陋,不甚了了,但是,无论如何,偏见来源于无知,消除偏见,不在于改变自己民族血液里美好的形象,而在于凭实力说话,加大正面宣传。其实,很多西方人对龙还是比较了解、认同的,比如被划作西方阵营的日本人,在这次多哈亚运会上,就起劲地舞起了龙来,正反映出他们对龙的崇拜。

  要改变龙在一部分有偏见的西方人心目中的恐怖形象,完全可以把工夫花在更正“龙”的翻译上。要让西方人认识到,龙不是“Dragon”,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更正某个翻译,国际上不是没有先例,韩国就成功地让世界其他国家认同了它的首都叫“首尔”不叫汉城。

  幸好,无论吴友富们怎么折腾,龙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要废止他对中国形象的代表意义,注定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