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字 > 正文

棒喝时代:“废除伪科学”比“伪科学”更荒唐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06 13:08   新京报

  □石敬涛

  “伪科学”一词常被提及,特别是在科技打假中作为维护正义的名称时时出现。而一场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发起的“废除伪科学”学者签名活动刚刚结束。该活动征集到150名学者的签名支持。但活动被何祚庥等院士认为“非常荒唐” 。

  说句实话,长期以来,“伪科学”确实是作为一个维护正义的名称,站在一个道德审判的制高点而出现的。而事实上,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就像登上月球对于古人来说,只能是“伪科学”,而对于现代人而言,却以不再是痴人说梦一样,“伪科学”这一带着浓浓价值判断意味的话语,确实与“科学精神”难以相容。由此,这场“废除伪科学”的签名活动,也得到了公众及网友的赞同。

  前几年,“科学与玄学”的争论曾经热闹一时。笔者认为,在科学与玄学、科学与伪科学的问题上,这种争论以及谁对谁错,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事实上,在一个人类有限理性的认知范围内,根本就不应该存在“科学”与“伪科学”的两极对立。只要自己不明白、不深入甚至是反感的学术观点、知识体系动辄就戴上“伪科学”的帽子,显然是粗鲁和草率的,而以“伪科学”的方式,站在一个道德审判的制高点,并采取高压方式、超出学术范围的手段进行置于死地而后快,才是真正的“伪科学”,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启蒙与普及,也不是一种真正的理性精神。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废除伪科学”,虽然还有待于商榷,但并不见得到了“非常荒唐”的地步,而有其合理性。这应该是一种值得珍视的呼声与建议。张扬科学,张扬科学精神,也应该以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而动辄“非常荒唐“,不但带着浓厚的蔑视和价值判断意味,而且这种非理性、非科学的态度,对于国民科学精神的启蒙,有百害而无一利。况且,所谓“科学”,也只是人类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部分。科学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代替文学、艺术,以及直觉、灵感等其他形式。就像中医不同于西医,而且自有其合理性一样,科学不可能普遍适用于所有学科,也不能对尚无法认知的领域,以科学的名义扣上“伪科学”的帽子。

  不可否认,一些别有用心的“伪科学”,在国民中有一定市场。一份来自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也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0.2%,比欧共体国家差21倍,比美国差35倍。然而,对于国民科学精神的启蒙,并不意味着以科学压倒“伪科学”,以启蒙科学的名义对“伪科学”进行打压,以价值判断代替理性认知。

  正像有评论所言:“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人人都享有挑战科学的权利”。由此来看,是否废除或保留“伪科学”这个名词,并不重要,也不会在根本上影响科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应该以一种包容万物的心态,去看待中医、看待阴阳五行、堪舆风水等在当前有限理性认识水平上看上去是“伪科学”的东西。这种宽容和心态与理性的科学态度,这种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这种尊重他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宽容,比是否废除“伪科学”,比“伪科学”是否“非常荒唐”,更理性,更珍贵,更有现实和积极的意义。我们需要的,是宽容的科学精神,而不是狭隘的价值论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