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时代:农村户口何时成了大学生的香饽饽? | ||
---|---|---|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11 11:46 潇湘晨报 | ||
文/谢浮名 当国家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不可胜计的农村人蜂拥进入城市,梦想作个真正的城市人的时候,如果有消息说,城市人想倒插“农门”,去农村安家落户,扎根农村一辈子,肯定能耸人听闻。 这样的消息还真的出现了,而且想去农村的不是城市的下岗工人,而是曾经为能成为城市人寒窗十载,苦苦打拼的大学生。 据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浙江省台州市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争当农民。截至目前,台州市所属椒江、路桥、黄岩3个区已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跳进“农门”。 乍看新闻,笔者以为是到了日本韩国。在日本,一提到农民,人们所流露的不是鄙视,而是羡慕。这是因为,农民不仅收入高于城里人,而且生活的实际舒适度也高于城里人。农民的劳动强度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农民的田园之乐则是城里人所没有的。据《白皮书》记载,日本自从1973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超过城市居民以来,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今,没有改变。5%的首富中农民占据主要的份额,年收入千万日元的农民极为常见。90年代后,城市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比农村更大,因此,“倒城乡差别”反被拉大了。 可惜的是,中国还不是日本韩国,至少现在不是,城市和农村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一眼看上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不相上下,高楼大厦、磁浮列车、信用卡、来自巴黎的时装,甚至让初次来访的外国人惊奇;但一走进人口占中国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人们却往往能看到连公路都没有通的村庄,农户家里没有电话、缺少电灯。 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比1,而1978年是2.4比1。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曾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账面上的3比1。这个差距应该为5比1,甚至达到6比1。比20年前高出近三倍。这一切都说明,城乡差别在这些年来并没有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 而记者推断道,农村户口成了大学生香饽饽,原因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剪刀差”逐步缩小了”。言下之意,现在争着往城市挤的农民,是捧着农村的金饭碗到城市要饭,故意从米箩里向糠箩里跳。 笔者不知道作出如此别致的推论的记者居心何在! 台州市的一些大学生,想回的是哪个“农门”?是遍及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连公路都没有通,农户家里没有电话、缺少电灯的“农门”吗?肯定不是。而是地处经济相对发达的台州。这是中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到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000多亿元。台州的近郊,城市化程度很高,甚至比内地很多城市还“城市”,已经不能叫农村。近郊的人们,早就成了事实上的城市人,虽然仍旧被纳入农村户籍。这个地方,寸土寸金,能够拥有一小块土地,其潜在的价值和已经显露出的价值可以抵得上一个白手起家的大学生打拼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作这里的“农民”,既能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又能拥有金子般价值的土地,傻子才发现不了其中奥秘。更何况,随着户口制度的改革,户籍不再成为走南闯北的束缚,暂时假冒下“农村人”又何妨?说白了,这些要求重回“农门”的大学生,只是在钻政策的空子,和全国范围内的严重的城乡差别是拉不上什么干系的。 笔者不知道,做“农村户口成大学生香饽饽”的报道的记者究竟想干什么。如果真以为农村户口是香饽饽,未免太天真了些。如果认识到了一些大学生削尖脑袋也要把户口迁移城市近郊的真实目的,而偏偏要作这样的报道,那就只能说是别有居心,故意掩盖真相,混淆视听,糊弄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