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字 > 正文

棒喝时代:德国汉学家顾彬批评中国文学是垃圾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14 12:22   金羊网

  徐迅雷

  才见洪峰退出中国作协,又闻顾彬炮轰当代文学。俩新闻简叙如下:1988年加入中国作协的洪峰,日前他“上街乞讨”一事成了“社会事件”,彼时这老兄提出想调到作协当专业作家,如今这心愿泡汤了:他宣布退出中国、辽宁、沈阳三级作家协会,放弃会员资格(据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德国知名汉学家顾

  彬最近语出惊人,炮轰中国当代文学,说“《狼图腾》如法西斯主义而让中国丢脸,美女作家的作品不是文学而是垃圾,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发不出‘中国的声音’”等等(据12月12日《新快报》)。

  刚刚当选为中国作协主席的铁凝,可真是美女作家呢,当然,她不是顾彬所言的那种“美女作家”。对于洪峰退出各级作协,我拍手并且拍脚表示赞赏,“拍脚”的原因是,洪峰正是“用脚投票”——对当今的所谓作家协会,用退会投出了最好一票。此前湖南余开伟、黄鹤逸,江苏陈锡民,上海夏商,山西李锐,湖北胡发云等分别宣告退出所在地作协,在我看来都是拍向作协的响亮耳光。作家距离“准官方机构”作协远一点,并不是坏事。

  至于德国汉学家顾彬批评中国当代文学,有不少不客气的话,这也蛮正常。尽管他没有一概而论说当代中国文学全都是垃圾,还给了中国当代诗歌以比较好的评价,但他所说的“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作家里头没有“中国的声音”,真的说得很到位,应该让人警醒。

  在我看来,中国的当代文学总体成确是不高的,除了一位奔到外国加入外籍的作家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害得当时压力下的中国作协邪火横生之外,其他作家作品大多只有自我欣赏、爽死自己的份。现在只有空间距离较远的德国汉学家有个评价,待到时间距离较远的时候,历史会有更准确到位的评价。

  作家要写出杰出的作品,内因外因皆是重要因素。从作家本体来说,我们与俄罗斯作家群体形成鲜明的对比,人家才是让整个世界景仰的雕塑般的作家群。在很长的时间里,“前苏联”作家所处的环境与我国当代作家所处的环境多么相似,可是人家的文学成就,啧啧!譬如帕斯捷尔纳克,他以《日瓦戈医生》荣获了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尽管环境逼迫他“声明”拒绝领奖,而且不久就抑郁而死,但是那作品,是没有一个中国当代作家能够写得出的。

  外在环境条件当然也很重要,如果不是专制独裁政体“压”出好作品,那么,自由民主的国度也能让文艺繁茂。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2006之秋,中国作协“七大”结束之后,“作家体制”一时成为“业内人士”的热议焦点。新任中国作协“掌门人”铁凝认为,在当下的中国,“作家供养制度”短时间内难以取消;“制度提供的是一种保护,作家的写作还是独立的,作协不会干预作家的写作。”她说,目前所剩的接受“供养制度”的专业作家人数并不多,更多的是“合同制作家”,“只养选题不养人”。而上海作家陈村则发出《致中国作协金炳华书记的公开信》,替身患重疾的作家史铁生呼吁,希望支持纯文学创作的“专业作家”制度能够吸纳史铁生,帮助他解除后顾之忧(12月4日《中国青年报》)。史铁生是我喜爱的作家,我也一样为他的多舛命运唏嘘不已,感佩于如此身体条件还能为这个世界写出这许多不坏的作品。陈村的这个公开信,恰恰说明“作家体制的变革势在必行”并没有成为文学界共识,反而一时变成了维护老体制的典例,受到了“庐山之外”人士的抨击。

  我是这么看“作家供养制”的:国家(或曰政府)对作家予以经济层面的扶持,这是必须的,偌大一个国家也不是拿不出一定的财力;问题的关键是:国家投入到作家身上的财力,怎么样才是最有效率的?现有的“作家供养制”,与“官员供养制”没有什么区别,皆是计划经济的残余,而原有的这种几乎等同于“终身制”的“供养制”,恰恰是一种养“二奶”似的“包养”,日积月累,养出了一批吃“大锅饭”的不死不活的作家。

  国家对作家的扶助和投入,无非是一种财力资源的配置方式;然而,现代经济文明早已告诉世人:计划体制模式的资源的配置方式,其效率效益是最差最低的;当财力资源被一批所谓的作家给占据了之后,真正好的作家,譬如史铁生,抑或洪峰,就不见得能够获得应有的支持了。史铁生是北京市作协的合同制作家而非专业作家,“体制”决定了他不能获得应有的“资源配置”,只能在死生之间苦苦挣扎;为每年巨额的医疗费所困的史铁生,相比迫于生计“上街乞讨”的洪峰,无非是另一种无形而无奈“乞讨”罢了。

  道理已比较清楚:以国家供养为特色的“专业作家”体制,正是浪费财力资源、戕害作家的根源;这样的“包养”体制维持越长久,越能让被包养者“占着茅坑假拉屎”,越是会有更多的“洪峰”“史铁生”得不到帮助,越是不能出产文学大师和文学巨作,越是会让远方的“顾彬”们愤然炮轰。这其实是已经被半个多世纪所证实的现实。不信?那好,让我们继续等着瞧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