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时代:2006是中国作家四面楚歌的一年吗 | ||
---|---|---|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26 11:34 羊城晚报 | ||
李晓亮 2006年的中国文坛、整个学术界,你方唱罢我登台,一浪更比一浪高。质疑的声浪贯穿始终,有媒体称2006年,是中国作家四面楚歌的一年。(23日《南都周刊》)平心而论,此言非谬。回顾可知,自年初至年终,中国文化界一直是喧嚣与论战齐飞,口水与攻击一色。 如最具代表性的几大经典战役:三月的 “韩白之战”;五月学者云集,批评当代作家丧失思考的能力和表达的勇气;八月学术界,黎鸣和方舟子“自杀对决”;十月一首梨花诗引发骚乱,因“诗坛芙蓉”再起纷争;十一月作家洪峰乞讨惹争议;最近一次当数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作家的质疑了。 对于顾彬的批评,颔首赞同者有之;逍遥事外者有之,如韩寒;当然更多的则是须发戟张、横眉怒对,唇枪舌剑展开论辩了。君子和而不同,孔夫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大可不必将其话,太过当真,除非真被人戳到了痛处。 何况,批评声音的背景和视角,还不是老外的独创。扪心自问,质疑之声真的仅是“域外传真”,抑或是首次听闻,以致惊得“花容失色”?我想,只要咱们摸摸良心,就不会置国内的现实责备语境于不顾,转移视线式地慌着与外国学者论争。否则就多少显得有些做作与矫情。 任何一个关注文化界的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到,今年国内公众对文化圈子的“芸芸众生”,是充满失望的。失望核心,源于文化界的骚动与喧嚣。仅从以上几大经典“案例”,就可略窥一二。 古人云:立身须谨慎,为文须放荡。可极具反讽意味的是,时下的文人或文化人,都热衷反其道而行:做人放荡,为文却“谨小慎微”。即出不了成果,希图靠炒作、论战来聚集人气和商气。有时动作甚至惘顾道义良知,以及知识分子最应恪守的社会和职业责任感。具体表现,就是不惜抄袭、诬蔑,甚至在论战中对人不对文,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 这极大地凸显当前学术争论中,带有某种急躁、恶毒、畸形的特点,这无助于学术的空气和理论思维的深化。长此以往,文化界、学术界的严谨性和公信力必每况愈下。学术若难耐寂寞,泛娱乐化,学术人格必将沦陷。凡此种种,皆揭露出文化和学术面具下,今日学界泛滥的精神矮化和人格萎顿现象。 反观以反映劳苦大众疾苦为己任的,古代现实主义作家如杜甫、辛弃疾等,当代文化界是否应该汗颜?唐代“苦行僧”、“诗囚”贾岛,“十年磨一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字斟句酌精神,更值得每个文化人学习。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又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诗本孤独,岂堪喧嚣。今夕对比真是“面壁十年图破壁”,“哗众取宠徒宽衣”。毕竟有些举动,哗众之余,难收取宠之效。 在文化圈内,党同伐异不亦乐乎之时,公众早已对之敬而远之。正是文化的喧嚣,割裂和蚕食着公众的敬畏,甚至有从国内向国外蔓延之势。学界诸君,诚宜审慎,不能不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