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字 > 正文

棒喝时代:农村青年并非物质贫困而是文化贫困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1/04 11:44   中国青年报

  邹云翔

  西部青年使用互联网频率低,1个月才上1次网甚至从不上网者竟高达85.2%。“中国西部青年发展报告”还显示,从城乡区别看,城镇青年网民每天上网的比例(7.5%)是农村青年网民相应比例(0.7%)的10.7倍。(《中国青年报》1月3日)

  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每个人,我们都需要“实其腹、强其志”,使得社会发展获得可靠的人力资源。但是西部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使用互联网频率低的现实告诉我们,当前农村政策中“实其腹”的部分已经做得很多,但是在“强其志”的部分做得还确实不够,青年农民依然有被拒绝于知识经济时代,陷入一种文化性贫困境地的风险。

  当前,各级政府对于农村建设不可谓不重视,广泛推行的“一免三补贴”政策就是一个明证,但是我们仔细地看一下,这仍然是属于“实其腹”的范畴,免的是农业税,补贴的是购种、种粮与购置农机的钱。而对于农民“强其志”所必须的文化生活则不涉及,也就是农民购买收割机,政府补贴,而农民购买电脑、购买各种科技书籍,政府并不补贴。新农村的建设,仍然在很多的地方,停留在物质的范畴,而没有认识到培养独立有文化的个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任何人都明白,最可怕的贫困是知识的贫困,最可怕的危机来自于个人对于社会的不适应,因此补贴于个人的大脑要远比补贴于具体的物质生产更重要,而这方面恰恰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了。

  同时,我们还看到一些与满足农村文化需求不相符的制度,也相应地迟滞了农村步入知识生活的步伐。比如,针对网吧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加强了网吧的管理,强调了网吧经营的连锁化、规模化,这样的想法是好,但是无形之中却提高了农村进入数字化时代的门槛,使得普通的农村难以建立公共网吧,从而使农村青年,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农村的青年无缘于数字生活。

  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对于网络的负面宣传过多,使得农村大多数中老年人有着一种“谈网色变”的思想,不仅自己不主动接触互联网,往往对于接触互联网的年轻人也另眼相看,更形成了一种轻视数字文化的环境,使得一些农村信息文化点的建设举步维艰,农村社区缺乏与信息文化亲密接触的动力。

  西部农村青年与数字文明的距离告诉我们,当前农村最值得警惕的并不仅仅是物质性的贫困,而是文化性的贫困,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社会不仅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实其腹”,更认识到加强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来“强其志”的必要,警惕农村建设走上了“实其腹,弱其志”的传统误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