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字 > 正文

棒喝时代:“核定成本”能让大学学费合理吗?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1/05 15:20   燕赵都市报

  大学学费标准到底如何?依据什么来计算?记者日前从《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中得知,教育部2007年将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并将根据新办法来重新核定现行的大学学费标准是否合理。(1月4日《北京晨报》)

  教育部愿意直面大学学费的“合理”性,并表示将重新核定大学学费标准,当然是一件应该肯定的事情。不过,肯定归肯定,对上述这样一个“成本核定办法”究竟能核定出
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学费标准,以及能否最终推动大学学费趋向合理,老实说,笔者又完全无法感到乐观。

  所以有此感觉,我想首先是因为,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看,所谓的“高校生均成本核定”,其最终结果的真实可靠性,都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从主观上看,众所周知,依据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教育部与高校尤其是与那些直属高校之间,实际上仍是一种具有高度依附性质的行政从属关系,而并非真正利益超脱意义上的公共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大到经费拨付、人事管理,小到学科设置、招生计划等诸多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均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此种体制背景下,管理部门是否当真愿意把高校真实的成本状况弄清楚,不能不让人心存疑虑。

  而从客观方面看,即使教育管理部门认真去核定,要想彻底厘清当前有“谜一样”之称的高校成本,恐怕也并非易事。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国家

审计署早就发出警告:“少数高校财务管理失控”,与此同时,各地检察机关的数据则不约而同地显示:“高校已成腐败重灾区”;而最近一项独立完成的调研表明,“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至2500亿元”,“已有高校面临破产危机”。可见,目前中国高校,除了正常的运行成本之外,还有太多的管理混乱、失控乃至腐败成本。这种混沌的财务情形下,一方面高校成本本身就很难说清,而另一方面,哪些成本应归于“生均成本”,由学生“埋单”,恐怕更是一笔糊涂账。

  尤其重要的是,即便上述所有这些都不成为问题———生均成本可以严格准确得到核定,那么,简单以高校成本来确定大学学费(如教育部门一直坚持的按培养成本的25%来收取)的做法本身是否足够合理?换言之,大学尤其是国立公办大学的收费,究竟是应当以大学自身的成本,还是应当以一般公众的收入水平、生活成本来核定其合理性?我们知道,大学收费改革十几年来,大学学费与居民收入的基本关系格局是:大学学费增加50倍,而同期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只增长了4倍,前者10倍以上于后者,年均学费占人均GDP比例接近50%(仅以年均学费4000元、2004年人均GDP9030元计算),而世界平均为5%—10%(公立大学)。这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从支付能力上看,中国现行大学收费水平早已是世界第一。

  很明显,真要想确定大学收费是否合理,根本标准只能是居民的收入和支付水平,而不应是高校自身的成本,否则,重新核定后的学费即便合乎成本(如不超过25%),那么,对社会本身尤其是广大受教育者来说,也是没有什么合理性可言的。

  所以,对于“重新核定现行的大学学费是否合理”这件事,笔者意见是,必须以普通家庭的孩子,是否读得起书、上得起大学为“合理”的最高和最终标准,而依据这样的标准,当前的大学学费显然不止是一个还能否上调、涨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应该下调以及降多少的问题。

  -张贵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