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时代:明星时代 文人的面子与文化的底子 | ||
---|---|---|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1/11 11:07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这个时代的一些文化名人很讲究面子。尤其凭借着电视传媒载体提供的便利,更加耐不住寂寞,踢开冷板凳,直走到荧屏前弄景,还不无感慨地说:这比先哲孔子坐牛车奔波于各国的讲学可进步多了。其实那种凡事紧张的功利心态,不知道距离孔子的从容淡定要有多远。 近日看了几次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主持人解释体育比赛说,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以有 其实,中国传统的文化名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很注重文化内涵的。尽管过去的纸质媒介无法和现在的信息传播同日而语,但在古人身上透显出极强的自信,这是因为他们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张扬个性,高蹈理想,仰天大笑也能立在天地间。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王勃虽“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然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率性让后人企羡。他们流传千古就是因为有特立独行的人格,有着极深厚的文化底子,哪里需要外在面子上的装点,与其在面子上强撑,不如好好修修自家功课。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人物都秉承了这个基本素质,摒弃了面子上的炫耀,注重个人的内在文化修行,把学识深厚且不拘礼法当成一种文化性格写进典籍中世代传承。 因此,看道家学派的人跑到深山密林去归隐,做闲云野鹤一样的文人,倒也洒脱。寂寞了找几个朋友聚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说也有些作秀的嫌疑,但毕竟是给野外的山水注入了书卷气,身子是清洁的,身外也是清新的,表情是闲适的。即使少了些人前露脸的机会,但他们那极有韵味的琅琅书声也能跋山涉水地来到世人面前,有的竟穿越千古,流传至今。你看庄子走在山阴道上的神态,那种优游和气度不仅倾倒了奉命恭请他做官的楚国使臣,更让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仰望,虽槁项黄馘,却口吐莲花,心游万仞;即使取类设喻,也能落崖惊风,幻化万方,那真是站在文化长河上游的一道绝佳风景,他太真实了,直把面子承载的沉重负担尽甩脑后,而守住的是自由的高贵,人性的尊严。 其实,越是有成就的人越是顾及脸面,这是常理,只是有些人能清醒地认识到生命之中有比面子更重要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舍一时之面子,而成就千古之大业。据史载,唐太宗曾有好几次在后宫发火,下决心要把常让他丢面子的魏征杀掉,魏征屡犯皇威,屡次在人前让他下不来台;可每次生气后冷静下来,他能反省出魏征批评的深刻用意——那是做臣子对皇帝的忠心!反过来讲,如果皇帝有包容的雅量,得有多少魏征为朝廷尽职尽责啊。因此皇帝可能失掉的是一时的面子,但是他得到的是一面反观自己得失的明镜,一面烛照历史的明镜;舍弃些许面子,坐拥历史上的大唐盛世,这真是一种智慧。 从这点上讲,中国现代文人特爱面子确实丢了一些本该继承的传统。眼睛太关注一些面子上的东西,胸襟就变狭窄了,做事也少了章法。据《世说新语·容止》载,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使臣,“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接待完毕,曹操派人问使臣对魏王的印象如何,使臣回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若早知别人有如此的慧眼,何苦要制造些假象装门面?且不管这个故事真实与否,但是给那些太爱面子的人上了一课:能否“雄远国”,相反,过于注重面子上的掩饰往往成为点缀史实的笑话。 世人注重面子是不分民族和种族的,关键是要在足够的文化底子之上来整容,这样言谈举止中才能流露出人们期待的惊喜。尽管不同文化都在宣扬个人价值的实现,但这种价值的体现都是讲究文化内涵的,这才是能够输出的民族形象。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说“面子”》的文章:谁都要“面子”,当然也可以说是好事情,但“面子”这东西,却实在有些怪。如此说来,文化人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世人的尊重,作为一种文化的路标立在那里,就必须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底子。其实,民族的形象立于世界之林何尝不是如此呢?(王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