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字 > 正文

文化争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卫春节”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1/26 14:38   光明日报

  伍振

  “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在他撰写的《保卫春节宣言》里这样说:“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

  认同感的重要堡垒。维护传统节日并不应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的排挤和湮没,把传统节日变成失去民族文化内核的“空壳”。我们的春节等传统节日面临的不仅仅是要“保卫”,而是中国传统节日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掘出新的文化内涵。

  尽管近年来很多文化学者建议增设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但笔者觉得中国传统节日遭受冷落,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地把这些传统节日规定为法定假日就能解决问题的。其实我国的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种类繁多,总体上并不缺节,真正缺少的是先进合理的过节方式。就拿目前尚未“法定”的几个传统节日的通常过法来说,清明节本来是一个与农业播种有关的节日,现在通常的过法是给亡灵“烧纸钱”;端午节起源也很有说法,现在也不过是吃粽子;中秋节同样从一个祖先庆贺丰收的节日,“沦落”为仅仅吃

月饼……传统节日无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可是却很少有人研究消费心理,也没有人研究娱乐形式的时代性,没有人潜心地把中国丰富、独特的珍贵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包装,使其转化为世界文化消费的商品,因此我们看到的只是洋节对我们中国市场的冲击。端午节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受到冷遇,却被韩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警钟。由此可见,仅仅停留在遥远的传说,以及夹杂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和简单的吃喝上,或者要求放假休息,都不会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更不用说发扬光大。对传统文化遗产如果不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一些好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就会慢慢消失,直至消亡。

  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需要经营,需要打造,需要与时尚的文化结合,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政府和民间的投入、引导,需要与精神力量结合起来,需要赋予新鲜的内容。我们是否可以来个“中国节”总动员?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寒食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还有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等等,如果都能活跃起来,每节一个主题,进入国人生活,得到大多数国人的认可,定能形成一拨接一拨的“节日”高潮,也将对有效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对节日的开发不是单纯的商业上的行为,在文化上有着更深层的含义。据报道:一位姓赵的先生在今年拜年短信的热潮中发现一个新的现象,许多人都在短信的最后注明“这条短信是我原创”,他一上午收到的12条拜年短信中有四条都有这样的内容,这说明人们在拜年短信中开始注重原创精神,而不是像往常那样一味地转发。现在,民俗文化趋淡,有识之士呼唤“保卫春节”之声愈浓。可问题是,“保卫”并不是只有“申遗”一条路,也不是仅只一味简单恢复传统。最积极的保卫措施,应该是不断赋予春节文化新内涵,让传承与发展并举。正如短信拜年,就是“拜年”的传统与“短信”这种新文化形式的结合,事实证明,这种结合很有生命力。更多的人追求“拜年短信”的“原创”,大而言之,也是对春节文化不自觉的“保卫”。

  事实上,节日的功能是巨大的,它本身是凝聚文化的一种载体。过一种节日其实就是体验一种文化,人最容易在本民族节日的文化熏陶下对本民族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如果本民族的节日文化衰落,那么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就会大大减弱,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也会出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为构建和谐的多元世界文化作出努力,把我们中国最丰富的文化资源,包装成让世界所有的消费者都认可的一种商品,把中国的文化播向世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保卫”的层面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