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解读艺术媒体从业者与艺术家的关系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8/04/26 13:23   新浪读书

小浪踏访“艺术国际”
小浪踏访“艺术国际” 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吴鸿的“圈中故事”

  新浪读书:作为一个艺术媒体的资深业者,您觉得您和艺术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吴鸿:对于作为一个艺术媒体的从业者的我来说,和艺术家之间是朋友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想法,作品制作的过程、表达的意图,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状态、对艺术理解的态度,便于更深入的去了解艺术家及作品。

  新浪读书:能否举出您最欣赏的几位艺术家以及欣赏他们的原因?

  吴鸿:我个人欣赏艺术家,首先是欣赏艺术家对艺术的态度,在艺术家作品里面体现出对艺术理解的实验精神;第二点,是艺术家所从事实验专业持久的态度,因为任何一个大师除了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持之以恒的专业态度;第三点,是对于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能够即时把握并反应;第四点,在与艺术家交往中他们所具备谦和的性格。

  基于以上四点,在国内,我比较欣赏周春芽、张晓刚、刘小东、杨志超、李天元、张小涛等艺术家。

“艺术国际”充满活力的宣传海报
“艺术国际”充满活力的宣传海报

  周春芽作为伤痕美术和85新潮美术的重要代表,以上四点都能在他身上很好的体现;在当代中国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艺术家中,张晓刚在体现对历史文化记忆的敏感性上独具特色;刘小东能够持之以恒地在作品里去体现他绘画语言的探索性和当代人对生活状态的反应;杨志超长期以来能够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持续地从事行为艺术的探索,特别是在当今艺术市场火爆的局面下,行为艺术从早期时尚的现象转入到比较边缘化的处境,他还依然以身体作为元素来探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难能可贵的;李天元则更像一个隐士,他超越于艺术界表面的浮华与躁动,坚持自己对于视觉文化史的理解;张小涛则在年轻一代艺术家中,能够自觉地从艺术家的角度来持续关注深刻的人性,将作品的呈现方式扩展到跨媒介的语言。

  新浪读书:艺术圈从来不是一个只有脉脉温情的地方,里面也不缺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作为在网络艺术媒体浸淫八载的“老人”,可以讲几件对您影响比较深的风波么?

  吴鸿:2000年左右,当时的大众、时尚媒体把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比较另类的文化现象焦点来关注并炒作。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艺术已经被妖魔化了,正因为基于大众、时尚媒体对行为艺术的宣传方式、以及通过这种宣传方式使大众产生的误读,而专业媒体也没有通过专业的方式对行为艺术展开讨论,当时在“美术同盟”便对行为艺术展开讨论。而有些人片面的认为我个人以及“美术同盟”是为行为艺术在辩护。在那段时间我还参与央视12演播室栏目关于行为艺术的讨论,实际上这个讨论的前提及方式是带有倾向行的,所以通过这件事也让我看到了媒体的责任,首先对待艺术现象要具有宽松、民主的方式;其次,在介绍、传播艺术现象时不要按照个人的意愿去进行扭曲和受众群的误导。

  在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正常人体交往方式收到限制,很多人选择在网络交流,如同其它网络平台一样,当时在“美术同盟”论坛里也出现了极高的人气。在网络空间里人的正常身份被隐藏以后就表露出人性的另一面,有很多的网友都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些朋友,他们在论坛里出现了谩骂、人身攻击等留言,我出于维护正常的网络讨论环境,通过一些技术措施对此进行一些必要管理,之后的舆论的矛头都开始指向我个人身份;出于对从事媒体职业的职责,那时的网络媒体沦落到如此地步,并出于某种目的运用,这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