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汉语频道 > 正文

现代汉语怎样筛选网络语言

http://cul.sina.com.cn 2006/06/27 12:09   新浪文化

  内容摘要   

  近日,继上海出台首部规范网络语言的地方性法规之后,福建省对网络用语规范也进行了立法讨论。随着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网络语言让老师担心、家长着急,有人甚至提出了“网络语言要‘革’现代汉语的‘命’”的极端说法。

  4月4日,媒体报道福建审议本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修订稿)》时,就如何规范网络用语进行了立法讨论。这是继

  3月1日起上海推行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后,又一省级政府对网络用语是否应该立法规范进行讨论。上海对网络用语作出这样的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一规定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网络语言的讨论:网络语言的使用状况如何?网络语言不规范的危害有多大?如何规范和引导网络语言的使用?

  听不懂的网络语言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便捷,没有局限,网民交流的语言更是五花八门,从早期出现的“美眉(美女)”、“88(再见)”到正在流行的“偶(我)”、“稀饭(喜欢)”,网络语言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网络语言的风趣简约,使其很快形成了气候。一些青少年甚至将网络语言带进了日常生活,让家长和老师们摸不着头脑。于是,老师们担心:网络语言会不会让学生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家长们着急:网络语言会不会造成他们和孩子沟通的障碍?语言专家们也开始担忧:网络语言是否会对汉语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对规范的现代汉语形成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晁继周这样分析。“青少年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正确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世界里乱用惯了,就有可能把那些不合规范的词语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语言学家,就连普通的网民也对此表示了忧虑。一位网友在题为《网络语言将破坏汉语的纯洁》的文章中写道:“当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时候,我真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将从小生活在网络中,他们也许将不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汉语!”

  “这位青年网友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晁继周说。

  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生汪磊对网络语言问题作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通过数据统计,他发现了网络语言的弊病:网络交际中的确存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现象,比如在汉语词后面加上了英语时态形式,如“关注ing”、“期待ing”等,而且网络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污言秽语。

  汪磊指出:“一些人将网络上运用的词汇扩大到日常生活中来,出现了与汉语语言形式不相符的字母、数字、符号和时态变化。这些语言如果太多地进入日常生活,肯定会对语言的表现形式产生影响。”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是挑战还是补充

  网络语言对日常交流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网络语言并不是洪水猛兽。”一些专家的意见或许可以减轻老师和家长的忧虑。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相反,语言和语言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可能完全隔开。网络上的语言不可能只存在于网络,必然会幸徊糠滞缬锘憬氲饺粘I钪欣础!蓖衾谥赋觥!罢庵钟跋焓钦5?而且是必然的,但是不能将其夸大。”

  汪磊在他的《网络媒体语言使用状况报告》中进一步表明:无论是网络论坛还是在线聊天,日常词语仍在网络语言中占主流,常规的词汇和语法仍然是网上语言表达的主要手段。报告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数据显示:被各种媒体、研究文章反复引用,代表经典网络语言的语汇,如“748(去死吧)”、“7456(气死我了)”、“酱紫(这样子)”、“虾米(什么)”等等,使用频率很低,有的甚至为零!

  “网络语言既是为了弥补网络交流的缺陷而产生的,比如由于看不到表情,就会用一些特殊的语汇和符号进行表达。这种特殊性造成了网络语言使用上的局限性,因此难以造成巨大的影响。”汪磊指出:“我们要从网络语言的特殊性来考虑其存在,而不能仅仅用网下的语言行为规范去衡量网上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而将其看作‘洪水猛兽’。”

  引导+疏导:规范网络语言的两剂药

  “语言和人体一样,有着自己稳定的、健康的发展机制,即在某个范围内是可以维护自身健康的。”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张普教授告诉记者。“这个机制就是约定俗成的规律,即语言要被大多数人认可和使用。”

  “规范网络语言,需要疏导和引导。”张普认为,现在网络语言显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就像人体虽然有了自身的调节还是会生病一样,约定俗成中也会出现习非成是的成分。”

  “上海市的规定限定了网络语言的适用范围,这就是引导措施的一种。”晁继周说。张普还强调了动态规范的问题:“我们对新生事物要进行研究,在新的发展条件下考虑语言文字的标准和规范问题。”

  但什么才算是规范的语言呢?张普认为,编纂规范词语的词典自然是敦促大众使用规范和标准语言的最有力措施之一。“编纂辞书的人需要大量地吸收新的词语。词语发展太快,要是老不把新词语及时让大众查阅到、看到的话,就不能跟上语言文字发展规范的步伐。”

  同时也是《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修订主持人的晁继周透露:“辞书在促进语言规范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了近些年来出现的汉语新词两千多个,但是没有收录那些只在网络上使用的词语。因为那些词语对全社会而言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语言也有“优胜劣汰”

  从商朝的甲骨文到现在,汉字已经流传了三千多年。它不断地变化着,发展着,一直处在一种非规范与规范的对立统一之中。犹如大浪淘沙一般,留下来的词汇都是经过了无数重筛选的。

  张普教授认为:“我国的通用语言一直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发展之中,它可以吸收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语汇甚至是方言,但是这些语汇都有一个特点——符合汉语构词规律和修辞手法。比如以前只有文艺界才使用的‘走穴’、‘穿帮’等语汇就进入了现代汉语中。”张普预料:“同样地,网络语言中符合语言发展规律,能够被大众采纳的那一部分,也是有可能进入到现代汉语体系中的。比如上海市的规定,是‘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符合规范的则不在禁用之列。”

  “交际决定一切。”中国传媒大学从事应用语言研究的于根元教授指出,对于网络语汇,如果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需要面比较广,它就可能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可能成为“规范”中的成员;而达不到交际目的那一部分自然会被慢慢淘汰。

  事实上,这种淘汰已表现出来。有学者曾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进行了一个调查,发现很多早期的网络词语,像CU(英语再见)、748(去死吧)、米虾米(没什么)的使用已经基本消失了。

  “流行语都是有一定流行周期的,这个流行期一过有可能就不再使用了。”张普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网络上的那些狭义的流行语,可能随着这一代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而不再流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网的人跟看电视的人、看报纸的人相比是少数,上网的人中经常使用QQ、BBS的也是少数,随着这部分人的变化,更多的网络语汇将会成为过眼云烟。”

  那么网络语言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汪磊从语言的发展规律出发,进行了清晰的描绘:一些适应网络传播表现特点的语汇将被长期使用下去,但整体上将呈衰减的趋势;有些网络语汇与汉字的表达形式一致,意义也比较固定,就有可能进入到日常口语的流通中,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例如“版主”一词已经被收录到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P36);有些网络词汇可能会为现代汉语词汇增加某些义项,比如“沙发”、“灌水”等。另一部分网络语汇则将逐渐被网民废弃不用。

  一方面有自身的稳态机制,一方面有辞书的规范作用,再加上大众的“交际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这三剂“良方”,网络语言会逐渐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当中。 (王琪 时爽 张义冉)

  链接

  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大事记

  -1949年10月10日,新中国最早的全国性文字改革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之后又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和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先后召开,简化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步骤等得以确定。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正式发布,简化字推行、普通话推广进入实施阶段。

  -1958年2月11日,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985年,国务院决定将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19个地方法规和规章相继发布实施。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第八条下列情形,应当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一)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用语;(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和集体活动用语;(三)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和采访用语,电影、电视剧用语,汉语文音像制品、有声电子出版物用语;(四)本市召开或者举办的各类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的工作用语。(辑自

福建语言文字网、上海语言文字网)

  作者:李尚鸿 戴晓杰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