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汉语频道 > 正文

张岳琢:新闻工作者应该锤炼语言基本功

http://cul.sina.com.cn 2006/06/27 12:20   新浪文化

  古人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说古人行文非常重视炼字。

  又有语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三伏寒。"是说人们说话要注意方式,好的语言表达常常是比一个卑劣的不得体的话语要好上千百倍。

  新闻从业者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就有"(新闻语言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着一篇新闻的传播效果,而且会给受众学习和使用语言以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1】新闻行业一门专业富集的行业,它是集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播音、多媒体等诸多领域为一身的的一门"杂学",不少前辈先贤对此都有论述,最著名的即是黄远生的"四能"说【2】。道理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新闻从业者特别是编采人员,也应该具有坚实的语言的功底。

  笔者在自己集存的一沓报纸中随便抽出一份,想仔细予以研究说明。这份报纸是2004年3月14日《教师报》,语言问题比比皆是--作为语言文字表率的教师的报纸尚且如此,更不用其他非语言文化学人所看的报纸了。

  以该报纸一版要闻版为例:

  该日的《教师报》一版共有8篇文字报道,2篇摄影报道和一则征文广告。文字报道具体为:报眼《北京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头版头条《政协委员文家庭眼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头版二条中中中《谢克昌委员质疑现行英语教育》,上右《人大代表任玉奇建议: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12年》,下左《高校女生流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性别教育势在必行》,下中上《教师纵火烧死8名学生,家长向教育部门索赔352万》,下中下《不堪学习心理压力,湖南一中学女生纵火焚校》,下右上《武功: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是头等大事》。两幅图片报道分别为中左《杨利伟看望家乡人大代表》,中右《民族代表穿上蒙古袍准备参加人大会》。广告为下右下《教师报征稿》。

  就语言而言,几乎每一则报道都有问题(笔者不涉及编辑、版面等其他领域)。限于篇幅的原因,本文只谈头版头条《政协委员文家庭眼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则报道,笔者第一眼就觉得又很多语言问题存在,细究下来,问题主要有:

  其一,用词错误。

  第一段,"……来自于安徽省霍山县落水岭镇的文家庭委员,向全国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讲述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农村",东部还是西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可没有困境。问题:缺少限定词。补救:加上"革命老区"、"山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等词。)

  第八段"(农村教师中)有文凭、素质高的教师都奔向了大城市"和第九段"在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校长助理带着6名教师去了上海,在另一所中学,外语教师几乎全部跑光,闹得学校开不了学"的表述让人莫名其妙,这"另一所中学"指的究竟是农村教师还是城里的教师,从上下文判断,应该还是一所和省级中学层次差不多城里的学校,那么,既然如此,文题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和它何干?(解决办法:尽管可以充斥内容,但是,于题无补,于是,最好的办法--删掉。)

  同是第九段"广东'教育兴区'吸引内地教师南下,广州天河区吸引来900多名优秀教师,海珠区吸引800多名优秀教师,……农村骨干教师大量出走,新鲜血液无法补充……"也是病句重重,首先,这1700多名优秀教师和农村骨干教师大量出走无必然联系,依本段前句的说法,极有可能是"省级示范高中"此类学校;再者,"(农村教育)新鲜血液无法补充"是谈吸纳教育从业者的,据笔者了解,任何一个农村学校只要有向社会选聘教师名额,农村中的稍有文化的农民是非常愿意从事教育的,哪怕是"民办教师"身份。(解决办法,"这1700多名优秀教师"中从农村出去的比例是多少,"(农村教育)新鲜血液无法补充"句删除。)

  第十段"农村费改税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致使农村基础教育资金大大减少",严格讲,"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农村基础教育资金"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没有了"农村教育附加费","农村基础教育资金"可以依靠政府拨款继续得以维持。(解决办法:此段删除。)

  第十二段"将城市所征教育附加税全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全部用于",太绝对了!难道,城市里的个别条件稍差的学校留下哪怕十元钱都不行吗?(解决办法:给此句"教育附加税"加上限定词"百分比例之……"。)

  其二,词组不搭配。

  针对2到4段的教育落后现状,第五段得出了结论"农村教育条件如此,还谈什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还谈什么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农村的教育条件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并不构成必然的联系;再者"……还谈……"是构成递进关系的连词,和"……如此"不够成完整的递进关系,所以最好改成"……尚且如此";如果是说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造成了影响,那么,在这两句话之间最好加上一个过渡句"基础教育都达不到"则表述完整。)。

  第六段引用了这位政协委员评论城乡教育差距的4个"越来越悬殊":"教师素质越来越悬殊,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越来越悬殊,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质量越来越悬殊"(作为排比句式,限定词一致的情况下最后一句中的"城市与农村"没必要出现,而且"素质"、"工资、福利待遇"、"教育质量"无所谓的悬殊问题,悬殊的只能是差距,所以,"城市与农村"限定词的出现,还易于让人产生错觉前两条是谈城乡教育差距的,后一条也有可能让人们理解成为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教育质量的差距--和主旨不符。改正方案:最后一句中的"城市与农村"去掉。)

  第十一段"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却未能体现'义务'的基本含义","教育"无法"体现"。(解决办法:"教育"改"教育现状"。)

  其三,语言常识性错误。

  第二段"一到阴雨天,黑洞洞的教室挤满了学生",作者似乎在说教室里拥挤和光线不足,但是这句话中的"挤满了"不妥,好像是晴天就"挤满了"。(解决办法:改为"一到阴雨天,教室里漆黑一片。")

  第三段"76张床挤在180平方米的空间里,住进……316名学生,每个学生约占0.5平方米","76张床"和"316名学生"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床一定有架子床,因为每张床上要住4.15789人,假设床只有两层,下层住三人,上层住两人兼放行李,那么,下层住228人(哪怕下层的床面和地面一般大),下层每个人拥有的空间面积为0.789平方米,上层88人(除去过道和行李位置)所占面积一定比0.789平方米还要大,所以,简单的用数学方法进行除法运算得出的0.5平方米是很不科学的。

  第十一段"义务教育的概念,我得理解是:一是指学龄孩子有义务接受教育;二是公民有义务把自己孩子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三是国家和政府有义务向适龄儿童提供教育"其中的"我得理解是:……"完全没有必要,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第十八条"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管"我"如何"理解",法律本来就是这么规定的,表述不过通俗些罢了。(解决办法:删去"我得理解是:……"。)

  第十三段"建议对公款招待征收20%的教育税",中国太大了,人太多了,中国的现状是"有法不依",这个建议的推行太难了。

  结束段第十四段"'我们能不能少建一所工厂,少修一条路,少盖一幢楼,少搞一点评估、达标升级活动,把节约下来的钱用到农村义务教育上?我们苦一点没事,但不要苦了我们的孩子,不能亏了我们的农民孩子。'文家庭的呼吁回响在人民大会堂。"--"少建一所工厂"(如果是建在贫困农村呢?)、"少修一条路"(如果是修在贫困农村呢?)、"少盖一幢楼"(如果是盖在贫困农村的学校里呢?)、"少搞一点评估、达标升级活动"(如果评估、达标促使了贫困农村的教育条件改善呢?);"呼吁回响在人民大会堂"(不呼吁就不回响吗?)(解决办法:此段删除。)

  ……

  其他报道、其他版面此类错误比比皆是。

  这一则"人类灵魂工程师"看的报纸尚且如此,更可以想一下社会上的其他报纸,所谓的"普遍感到"、"交口称赞"、"纷纷表示"等等表述,真是俯拾皆是。他们用的好吗?不尽其然!它们的语言表现力可能恰恰是最差的。没有几个人对这类的干瘪表述感兴趣。

  针对这一则报道,看起来,这些问题似乎都是记者在完整的引用原文,这些都是原文中发生的错误,好像和记者关系不大。但是,其实,这恰恰反映了这名记者的语言功底的薄弱。记者不仅是信息的报道者,而且是信息的"过滤者"和"把关人"。对于原始信息中的不当或表述错误甚至于矛盾,记者应该自己去辨别,去更正,呈现给读者的信息应该是至少是正确的没有语言错误的表述。

  记得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解放后在《诗刊》重新发表时,原句中有"原驰腊象"一句,一名读者发现"腊"应该为"蜡"之误(《诗刊》编辑有看出来得,但是,认为这是毛主席的诗词,所以不能改动),所以,给主席去信指出,主席看了非常高兴,立即回信道谢,并与以修改,但同时毛主席对《诗刊》编辑的不负责任提出严厉的批评。所以,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对原作者负责的人。

  那么,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在,那就是,因为这名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语言功底不扎实,自己撰写稿件时写错了或没有看出原报告中的语言问题,那么,就自当别论了。这里就有一个加强自身语言修养的问题了。

  如前文所说,新闻行业是一个包纳世界各行各业的一门"杂行",而且,不少羡慕新闻行业的非语言类人士不断加盟,所以,每个人的语言功力的确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有高有低,那么,这里则很有必要对这些"后入道者"提示要多学习语言,而科班的、文科类的、从业很久的新闻工作者也是需要继续锤炼语言,也只有这样,才能更使自己的新闻语言富有表现力,自己笔下的世界更会丰富多彩。

  如何学习语言?笔者认为蓝鸿文《新闻采访学》中说得好,"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从古人语言中吸收有生命力的东西,从外国语言中吸取对我有用的精华",【4】唯有这样,才会达到"准确、新鲜、精练、生动、通俗"的新闻写作高境界。

  来源: 校对之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