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明中国行5年庆典 > 正文

许嘉璐:我爱教育 我爱母校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16 16:39   新浪文化

  我爱教育 我爱母校

  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图:许嘉璐

  我爱教育,始萌于上小学时。那时在孩童眼里,最神气的是自己的老师,衣帽整洁,不苟言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可以管教学生,我想:将来当一名老师多好。上了中学,方知当老师的不易,辛苦且不说,单就知识要渊博,还要善于传授给学生而言,就非一般人所能任,再加上几位名师的影响,终于让我走上了教书的路。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的门,对教育这一行才逐渐有了真正的了解。原来这是门很深的学问,它承载着民族文明、国家命运的重任。留校任教后,慢慢体味到教书之乐:钻研备课之后,尽情发挥所得,学生欣然,己则陶然;时而自以为融会贯通者,话到口边忽然发现漏洞,或学生提问是所未虑,教学相长,丰收而归,昨夜未眠之劳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多年来为了研究古代汉语而涉足中华传统文化,遂在历史长河滔滔的浪花中解悟到教育在民族延续发展中所扮演的一大角色: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于是对教育又多了一分崇敬与热爱,也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感——没有教育就没有民族的今天和明天。

  我自觉到深深爱着母校,是在成为教师很久之后。17岁戴上校徽时,对世事还浑然无知,对她的爱就像人们对用惯的东西,或许换一件也会喜爱;经历了许多如今回首还痛心的运动后,曾经萌生离她而去的念头,而心底却蠕动着难舍难分的隐痛,这或许是因为爱得太浓而又没有意识到?此后,学术上的深化捎带着把前此的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发现此生已注定与她合而为一。我曾自问,这种难以言传的感情来自何处?原来是

北京师范大学浓浓的
传统文化
氛围和师生之情的熏陶,形成了一根无形的绳把我和她紧紧系在一起。母校教会了我做人、做事,读书、教书; 静夜沉思,才自省到在这“做”和“教”中原来渗透着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血液里流动不息的灵魂:勤奋、不苟、忍辱、宽容,为人谋而忠,与友交则信,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重过自身。对民族悠久文化的情,对教育与民族命运关系的认识,居然不知不觉融到了对母校的挚爱里。我在祖国各地遇到的校友,都在教育或其他领域不倦地耕耘着,有的终老青藏高原,有的身在名都通衢;或已成名家,身居高位,或默默少闻,立命乡梓,其中也不乏在母校时遭遇过坎坷、受过委屈者。相认欢握之后,无不言及母校。从他们那以母校为荣的神情话语里,我真切地看到了祖国教育事业和多种行当的栋梁,看到母校的精神和风格。我为母校骄傲:中国第一所现代师范学校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

  母校是具体的,活生生的。重要的不是那区区校园和已显陈旧的建筑,而是那里面的生活,那里面的人,那里面发生的大大小小、起眼不起眼的事:上课、班会、运动会,郊游、演出,辩论、争吵;老师、学长、同学、员工。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在校几年或几十年,遇到了多少事,认识了多少人,说过多少话?时间带走了太多应该留下的东西。深深刻在脑海里永难泯灭的,可能只是当年几个愉快的和不那么愉快的场景、自己爱的和不那么爱的人和事。可是,当这些残片从记忆的库存中跑出来时,却都成了甜美的无价的回味。

  对母校的爱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无论是在天涯海角邂逅到识与不识的校友时那份难以言喻的亲切,还是在报刊上觅得母校点滴消息时的欣喜,都如永远咀嚼不够的橄榄,其味无穷。这未必是我已近老年才有的怀旧情怀,恐怕所有的师大人都是如此吧。也许和现在母校中人已经“相见不相识”,自己只存在于尘封的名单档案里,这又有什么呢?那就是母校的记忆——她的儿女太多,时光流逝得又太快了。人们不是在唱“常回家看看”吗?母亲并不要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要我们永远记得她的容颜笑貌,也就够了。

  我由自己成长的过程,时常想到并且羡慕现在还在母校怀抱中的年轻学弟学妹们。他们太幸福了。他们无须从民族的噩梦中学得人生,也不一定要到银丝悄然上头才带着几分悔意回忆母校哺育之恩。我希望他们珍惜眼前的一切:“ One day worth two tomorrow”,这个西方谚语他们是熟悉的,或许也正是他们所喜爱的。

  2002年

抗日战争胜利47年之日 于大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