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邢贲思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5/30 15:02 新浪文化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邢贲思: 从工作来讲,我确实跟文艺界不搭界,朋友也很少。但是另外一方面,我是一个文学艺术的爱好者,从这方面来讲,好像我也搭一点界。所以我想从这一点切入,以一个文艺的爱好者、一个观众、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方面,谈一点感受。 最近常常听到人们的评论,说历史剧太多了。我说问题不在于历史剧多少,而是好的历史剧太少,每一部戏如果能像过去的《正气歌》,《屈原》这样的好戏,也包括《大明王朝》,如果都是这样水平质量的历史剧,越多越好。我个人认为,不怕好的历史剧多,怕的就是胡编恶搞的。对于这样的戏剧影视作品应该采取一种零容忍的态度。好的历史剧太少,好的历史剧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我从一个观众的角度认为最起码应该有三点,第一个故事精彩好看,因为你是历史,你跟教科书不一样,这个故事必须是好看的,可看性比较强,这个好看当然包括历史性、观赏性也包括思想性。第二形象生动鲜活,看完之后,总能记得几个鲜活的形象,我看完《正气歌》以后记住了文天祥。第三个,一部好的历史剧总应该教给人们一些什么,哪里有一些回味,哪里看完以后,能够引起你的一些联想,你的一些思考,你的一些感悟,这个我想并不是额外的要求,一部好的戏剧应该是这样的,希腊很多悲剧不仅能给人们一种审美的感受,而且能给人一种伦理的感受。 我认为《大明王朝》跟我讲的好戏的那三条条件非常符合,一般的书我大略地翻一翻,我基本上已了解这部书值不值得再看。但是《大明王朝》这本书我拿了以后,本来也是想采取粗翻一下,但是我后来用了5天左右的时间看完了。我了解到他把嘉靖皇帝的最后一年,把这一年当时明皇朝的一些重大的事情,主线辅线交织起来,讲得是比较有序,这条线理得非常清楚,而且不是干巴巴的,不是教科书式的一般理论上的讲解,把这个故事讲得很精彩。第二个,人物形象很鲜活,这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很多,我记得起来的像嘉靖、海瑞、胡宗宪,像张居正,包括一些宦官,像冯保等。第三个,看了以后,让人感觉到会有一些反思,会有一些感悟,我认为这是这个戏最值得肯定的地方。讲明朝的书、明朝的戏,现在多得不得了。讲明朝、讲明朝的小说剧本很多很多,看了很多书,我觉得看了《大明王朝》以后有一点不一样,这个书看完了以后,能够让人家掩卷反思,看了以后,还想再回想一下,再领悟一下。这个领悟的是什么?我觉得不光是海瑞的精神,宣传海瑞精神不是从今年开始。当然我们今天学海瑞应该有新的境界,应该有新的高度,与几十年前不太一样。但是我想应该学的不仅仅是海瑞精神。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历史的大局要有一份认识,明朝从盛到衰,嘉靖是一个转折点。所以毛主席对嘉靖的评价是很低的,表面上他是信道教,几十年不看朝事,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没有处理好内外的矛盾。特别是1566年,嘉靖确实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好。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学历史,不仅仅是学个别人物优秀的品质,而且要有大局意识。 另外,我觉得这个戏还有一些好的地方,就是有一些细节,虽然是有一点虚构,但是合理的虚构。大家议论比较多的就是以桑代稻,我看从历史书上好像是找不到这些,但是这种虚构允不允许,我认为还是允许的,是很合理的虚构。因为这件事情是一个契机,当时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起来造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所以我觉得这种虚构还是有它的合理性。 我觉得这个戏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很多,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多讲。不足的地方,一个是因为写海瑞的书太多了,怎么样能够更有一点创新?海瑞这个形象能不能够有一点新的东西?我看也不妨大胆地虚构一下,既然情节可以虚构,人物可以虚构,像海瑞可以再虚构一点,再鲜活一点,相比之下嘉靖写得比较鲜活,但是海瑞这个人物应该写得更丰满一点,更给予一些创造性。第二个问题,就是戚继光抗倭的事情和齐大柱这些群众代表的戏份是不是可以再多一点。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