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文化 > 文明中国行5年庆典 > 正文

《文明》五周年主题讨论:文明和幸福的落差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6/12/29 20:18   新浪文化

  主持人:感谢上面一组学者和吴飞老师的点评,把我们的文明论坛推向高潮。我们这个小组发言有些学者要赶飞机,所以我们稍做一点调整,希望大家予以谅解。下面是第四组发言,发言顺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先生,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系教授陈卫星先生,中国摄影家协会鲍昆先生,请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毛峰先生主持并点评。

  主持人:先请王岳川老师给我们报告他的思想。

  王岳川:谢谢,看看大家谈的标题,我觉得谈的很深层,中国传统的世界方式用一些话来说,可能模模糊糊的,等一会我给大家展示一组今天我们受到西方影响以后,我们抛弃本国的视觉思维而改换别人的思维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的论题是文明中国,在我看来是三点,一个是文字形象中国,第二是图象形象中国,第三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想象当中的中国。文字是一种逻辑语言,图象是一种视觉语言,而想象中国带有幻想和虚幻的东西,我举一组数字,1952年中国的GDP非常低,2005年仅仅过了30多年提升了270倍,您觉得您的幸福感提升了270倍了吗?没有,是什么使得我们没有?中国文化形象现在变得非常奇怪,一方面是迅速崛起,一方面又觉得各个方面问题成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形象在海外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我现在给大家看看图片,这是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主持的一次国际性的活动当中,居然一个艺术家百般无奈的时候从拿出一个婴儿的尸体当场开吃,这是视觉时代吗?这是我们模仿的一座建筑,CCTV建筑,这座建筑扭曲的形象据说叫后现代建筑,这是女性不再生产的一个典型符号,人工子宫出现了,中国科学家参与其中,这是男性怀孕的表现,这是西方艺术家模仿中国的张旭开始写狂潮,但是你觉得这是狂潮吗?好了,就是这些。最后还有一句话,我们再也不能够跟着别人后面走了,中华民族,我认为是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都如此强大或者慢慢强大的今天,如果没有文化中国非常危险,所以今天在座的诸位,文化创新要成为当务之急,不管是体制创新,范畴创新,流派创新,大家尽管创新,但是不是伪创新,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下一个发言的是肖鹰先生!

  肖鹰:大家好,我尽量用十分钟时间表达完,我讲的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题目,而且是最近我们中国刚刚发生一个事件,就是当代文学垃圾事件。2006年11月凌晨开始媒体有说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顾斌说我从未说过中国文学是垃圾,但是很少有人顾及到事情的真相,大家都没有意识到搜索这个原报道的需要,令我深感遗憾的是对这个事件公开发表意见的学者,同样表示要对媒体报道的追随。现在的情况是我看到的学者针对顾斌的发言不仅不阅读顾斌的著作,甚至直接采访此篇文章作者,我要说人是媒介的延伸,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是我所理解的媒介化生存。我认为大众媒介的扩张对我们的文化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赋予社会公民在信息表达和信息接受的双向平等和自由,另一方面,他又使表达和接受缺少共同语境,大众媒介的扩张对个人表达的负面意义就是取消表达的原始依据,而将个人表达置于没有语境的运动中,在这个运动中对表达的断章取义和歪曲不仅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是合法的。在大众传播的信息运动中,一切个人表达都是不安全的,我认为个人表达的安全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个人表达意图的安全,个人表达文本的安全,个人表达观念的安全,因为大众传播预先取消了个人表达的原始语境,个人表达安全就不是如言论自由一样被预先设定的,相反需要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表达与接受的交流过程中去建设。没有个人表达的安全,就没有个人表达的自由,没有个人表达的自由,就没有大众传播的公信力,没有大众传播的公信力,就没有和谐社会的公共领域,从这次垃圾事件中我们应当吸取的根本教训是,要对大众传播运动中个人表达的不安全性有清醒的自觉,对大众传播的信息要有质疑精神,如此大众传播中的垃圾效应就难以有它生存的气侯,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鲍昆先生发表他的看法。

  鲍昆:对不起,我接到邀请的时候实际上一直不知道这个问题谈什么,因为我比较熟悉是视觉批评这方面,我也只能谈一下我这方面的一些心得,不过刚才像王岳川先生刚才举的那些例子我不是太能认同,因为他举的很多视觉照片,实际上都是一些

行为艺术,因为作为我们做视觉研究的这些东西都要有一些标准,因为实际上它只是一个行为艺术的记录,但是它确实到了大陆传播媒介以后,进入公共话语中间的时候,确实又是一种视觉产品,但是这些我觉得谈的时候给它理清,就能更好的分析它。但是我很同意王岳川先生刚才提到的文化向视觉化的转变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确实现在不会再像三、四十年前见到报纸上一幅有震撼力的照片再去产生那种激动,因为现在我们的文化开始全面视觉化,由过去语言为中心的传播,现在转入了一种形象直观的视觉传播,这种情况下其实现在铺天盖地的视觉世界,让我们所有的感官都变的麻木了。这个过程中有大量伪劣的垃圾式的美丽的视觉垃圾,但是平常我们报纸、传媒上也有大量的视觉垃圾,这种视觉垃圾实际上只是传媒为了充填他们每天出版那张报纸的版面,没有任何价值,因为我们是这个行当里的,新闻记者所谈论的话题越来越离开了比如我们那些社会和我们人生最终极的价值追求,他们全部在谈形式,实际上我们在细看这些照片的时候实际上什么都不是,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这个现象我觉得非常强的遮蔽了我们社会的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应该正视现在我们大家都提到的社会发展均衡问题,具体来说贫富差距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在我们的文化视觉化过程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我们的学者能去认真对待,去研究,而中国的学者们,我觉得实际上在视觉文化研究这两年有了很大的转变,但实际上我们中国文化对视觉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我就说这么多。

  陈卫星:在最近十年视觉传播的分量在加大,这反映了信息传播的渗透是借助了这么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我们知道如果从传播文明史的角度来说,似乎也说得清楚,因为人类文明的几个物质变量,包括材料,

能源,人对时空关系的度量,而视觉传播也有光的原因,它的速度是最快的,而且欧洲人从中世纪末以后发明焦点透视,后来随着西方近代科学对自然开发所带来的社会变革成为一种标本,但不同的透视肯定反映出一种权利和知识体系,这个权利和知识体系在19世纪之后已经形成了近代的传播文明的具体表现,人对于时空关系的度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刚才三位教授讲了,传播文本的多域化现象,当然也包括视觉传播带来的震撼。视觉传播从构成的影像文明,在今天来说变成一种生产性机制,这种生产性机制必然卷入越来越大的商业利益,但是我们要肯定的一个方面,人类自身主体的追求是一种自由,而这种自由显然不是刚才王岳川教授所展示的那种自由,而是说相互表达当中的自由。今天你像视觉文明已经进入一个象素化时代,在开会的时候就有无数的摄像机在记录,我想这种象素化的文明,它是不是以后跟网络文明发展现象一样,忽视这种视觉文化的传播可能对我们文明的理想走向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从现实层面来说,中国应该说是目前世界上考试制度最多,最复杂的制度,而所有考试还是要通过文字,因为文字还是一个制度的基础,宪法文件都是文字。另外中国的这种文明,他本身是有视觉性在里面的,问题就是说从中国本身的书法层面艺术也好,图象传播艺术,究竟能不能开拓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文明价值观的视觉意识,这个可能是一个,我想在座很多人都应该设想到的一个大问题,一种文明释放需要制度的更新,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先说到这里。

  主持人:我们刚才听了四位先生各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作一个很简短的点评,王岳川先生提到当代的GDP发展和人们的普遍幸福感之间的落差,这里我补充一个材料,随着科学艺术在地平线上升起,人类的道德情感满足就必然沉沦,有的时候你就会看到电视当中的媚俗和网络上的混乱,这种状况我觉得王岳川教授从艺术的角度做了一个集中的表达,刚才肖鹰先生也对当代文学是不是垃圾也做了这样一个分析。从另外一方面看,我觉得这个会要造成很多精神上的困扰,很多痛苦,另外一方面,当代文化,当代艺术确实整个当代文明要进展到这个程度,我们不管它在价值意义上如何进行评判,不管采取什么立场,反正你这个历史进程无法抗拒,所以我们想最重要的回到我们文明这个主题,文明最重要的是制度,不是话语,最重要的是制度,而我们在制度方面的断裂比我们在文化观念上断裂更明显,在大中小学中没有我们

传统文化的基本课程,这叫传播吗?西方文化优秀的东西我们也看不到,现在大学体制就要求你中小学不要讲了,完全是为了考试,大学体制也是一样,我每年接触大学新生,他就是希望能够拿到好成绩,然后保研,你让他去读书,比如每学期都是这样,我给他们开一个50部世界名著,等他大四的时候再借我,我说你读了多少了?十分之一都不到,这种制度性的断裂,传播的断裂给我们造成极大的问题,再加上整个社会的发展不均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在座各位都在为此努力,而我个人感到这种不快,痛苦,或许也就是将来一种改进的希望,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